超越网

材料一: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

2022-06-05 18:01超越网

材料一: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2021年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层层压实责任,千方百计挖掘粮食面积潜力,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
耕地质量事关粮食产能。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还要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保证农田“必须是良田”。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但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上仍然不高。加上光温、水土时空分配不均、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我国耕地抗灾减灾能力仍然不强。要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迫切需要大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四川省广元市自然资源局昭化区分局局长贺茜介绍,田长实地巡察,卫星遥感“天上看”,视频监控“实时看”,耕地保护监管网越织越密,无论是土地撂荒,还是乱占耕地,都能第一时间发现。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为粮食生产注入源源动力。
土地整理是耕地保护的一张“关键牌”。走进云南省双柏县法脿镇铺司村,规整的田块,宽敞的机耕道,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荒坡地。双柏县用好政策,完成土地整理项目4个,新增耕地1500亩,土地利用率由49.06%增加到72.15%。
严格实行“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确保“农田就是农田”。
(摘编自《“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人民日报》2022年2月19日)
材料二: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辛贤分析认为,目前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进一步恶化了粮食安全形势,稳产保供不仅事关我国自身粮食安全形势,更具有全球意义,实现稳产保供要从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调动和保护好种粮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三个方面着手。
辛贤表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落实“藏粮于地”就要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而“藏粮于技”是要加快技术进步,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此外,在“地”和“技”的基础上,粮食生产还需强调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一是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二是让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有积极性。”辛贤说。
辛贤还建议,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要建立多双边共赢的粮食合作机制,让各方有动力共同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摘编自《既保粮食安全,又让农民富起来,乡村振兴重任在肩》,“新华社”2022年3月7日)
材料三:
日前,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安徽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耕地利用优先次序,部署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要求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
方案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耕地质量提升、粮食面积稳定、粮食产能增加。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应主要用于粮食、油料、蔬菜等食用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按照“粮食生产优先”的原则,在确保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允许耕地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完成52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9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方案要求,各市、县(市、区)要组织对“两区”划定开展“回头看”。加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监管,引导土地优先向种粮主体流转,对违反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一经发现要坚决予以纠正。
(摘编自《安徽省出台方案防止耕地“非粮化”》,《安徽日报》2021年3月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恶化,但我国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仍再创新高,粮食生产连续十八年喜获丰收。
B.近年来,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藏粮于技”取得一定成效。
C.安徽省率先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初步完成了“三农”的首要任务。
D.安徽省把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耕地摆在第一位,保障稻谷、小麦、玉米等的种植面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国耕地存在光温、水土时空分配不均、利用不合理等问题,耕地质量总体不高,状况不容乐观,提升耕地质量势在必行。
B.做到“藏粮于地”,保障耕地面积,做到“藏粮于技”,提高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就可以实现稳产保供。
C.我国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生产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有重要意义,辛贤建议需要建立多双边共赢的粮食合作机制,让各方共同参与进来。
D.安徽省为保障粮食供应,提出将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坚决予以纠正等要求。
6.如何有效保障我国的耕地面积?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4.C.“……初步完成了‘三农’的首要任务”错误,根据原文“方案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可知,文中明确写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并非“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
5.B.“……就可以实现稳产保供”错误,原文“实现稳产保供要从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调动和保护好种粮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三个方面着手”,选项只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一方面展开。
6.①加强土地整理工作,改造荒坡地等。
②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
③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用科技助力耕地管理。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据“土地整理是耕地保护的一张‘关键牌’。走进云南省双柏县法脓镇铺司村规整的田块,宽敞的机耕道,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荒坡地。双柏县用好政策。完成土地整理项目4个,新增耕地1500亩,土地利用率由49.06%增加到72.15%”分析可知:要加强土地整理工作,改造荒坡地。
根据“严格实行‘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分析可知:要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行“田长制”等耕地保护新模式。
根据“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分析可知:要利用“互联网+”建立智能化耕地监测监管机制,用科技助力耕地管理。
根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分析可知: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