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我的小学阅读答案-薛晋文

2022-06-02 15:05超越网

我的小学
薛晋文
①印象中,我没有上过真正的幼儿园,上世纪70年代末的晋西北吕梁山村里也没有幼儿园可上,升入一年级前需要在小学的识字班打基础,大概就是今天的学前班。在识字班同样能学到不少东西,许多有趣的启蒙知识令人难忘,一些基本的拼音字母常常被老师编成顺口溜,现在我还能随口背诵两句,比如,“ɑ像个小姑娘,辫子朝后扬”“jqx三兄弟,见了ü眼就挖去”。为了让学生快速记住阿拉伯数字,老师领着我们摇头晃脑地反复朗读“木棍1,鸭子2,耳朵3”,充满童真童趣。
②我的小学曾是一座小庙,屋檐下是麻雀和其他一些小鸟的家。上课时它们经常扑腾起来,进进出出自由自在地玩耍,按捺不住的同学会跳起来去抓麻雀,教室里顿时乱作一团,有时动静太大,墙壁上的尘土都震落下来,于是将书本抖一抖,呼吸着泥土味和书香味混杂的空气继续上课。
③那时,教室里没有像模像样的桌椅板凳,村口的老树砍倒后,木匠们用大锯锯开,取中间最平整的板材,老师搬来红砖垒成小砖垛,将板材横在上面,于是大通铺式的课桌就安装好了。桌子有了,但是小板凳没有,需要自己从家里带。下课时,顽皮的同学将小板凳翻过来当马骑,一路横冲直撞,好不热闹。为了防止小板凳丢失,常常是早晨带来,晚上带走,有的家长不放心,怕半路丢了,索性拿绳子将小板凳拴在孩子腰间,走起路来就像拨浪鼓一样左右晃荡,成为蜿蜒山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冬天里,同学们要轮流值日看好用来取暖的碳炉子,有时候隔夜起来炉火灭了,要自带玉米芯和柴禾再次点上。遇到柴禾难着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轮流用嘴冲着炉口猛吹,浓烈刺鼻的烟扑面而来,眼泪和清鼻涕会扑簌簌地流下来。烟火的气息在教室上空缭绕着,弥漫着,许久才随风散去。【甲】
⑤那时候家里实在是穷,买不起书包,娘就用粗布和针线自己缝一个,不大不小挎在身上正合适。每当有了新书包,就想四处炫耀一番,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间小路上,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
⑥六一儿童节到来时是最快乐的,鲜艳的红领巾早早地戴在了胸前,乡村小学热闹得就像过年一样,老师借来了秧歌队的锣鼓,一边教我们,一边给村民表演,滚铁环、踢毽子、猜谜语、丢手绢等趣味活动能让我们开心好几天。当然,少不了简单而隆重的表彰会。作为“三好”学生得到的铅笔、橡皮和文具盒,我一直舍不得用。崭新的奖状领回来总要高兴好几天,就像过年贴画一样,要贴在窑洞里最醒目的位置。
⑦村里小学有一片自留地,老师常带着我们下地劳动。【乙】春天,我们一起将地里的玉米或高粱茬子整理干净,将农家肥均匀撒开,学着大人的样子将种子埋入土中,似乎满眼都是收获的景象。夏天,校门口的庄稼长势喜人,走过路过总要回头看几眼,就像惦记自己的亲人一样,人和土地的感情就这样在我们心里扎了根。秋天,和老师们一起掰玉米、刨土豆。点燃一堆柴火烤土豆,新鲜的土豆冒着热气,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百吃不腻。
⑧小学快毕业时,村里在东川河两岸建了一座石拱桥,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命题作文。老师夸我作文写得不错,拿着作文本给大家又是读又是看,激动得像个孩子。【丙】当时我理解不了老师的心情,斗转星移,没想到长到后我就成了她。参加工作走上讲台,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激动,慢慢明白了老师对学生的那份深情。现在我勉强能写点东西,和老师当年的鼓励和付出分不开。
⑨【丁】再后来,语文老师突然说要走,临别前,她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眼里噙着泪水说不出话来,那一天我们都哭了,闻讯赶来的爹娘们也哭了。听说老师嫁到了邻近的县里,之后就断了联系,再也没有见到她。
⑩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未忘记那所小学,从未忘记那些老师。
(《光明日报》2022年04月22日,有改动)
4、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是(   )(3分)
在老师眼里,学生的进步比自家粮食丰收了还要高兴。
A.【甲】   B.【乙】   C.【丙】    D.【丁】
5、文章围绕“师生之间”回忆了哪些事?(4分)
6、请根据提示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有的家长不放心,怕半路丢了,索性拿绳子将小板凳拴在孩子腰间,走起路来就像拨浪鼓一样左右晃荡,成为蜿蜒山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秋天,和老师们一起掰玉米、刨土豆。点燃一堆柴火烤土豆,新鲜的土豆冒着热气,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百吃不腻。(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7、文中语文老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⑧~⑩段分析。(4分)
8、某日报设有“工匠精神”“青春风采”“金色童年”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4C
5、①老师领着我们摇头晃脑地反复朗读阿拉伯数字;②老师和学生轮流用嘴冲着炉口猛吹点燃取暖的碳炉子;③六一儿童节老师借秧歌队的锣鼓教我们表演;④老师常带着我们下地劳动;⑤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给大家又是读又是看;⑥临别前,老师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答出其中四点得满分,一点1分。)
6、(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小板凳比喻成拨浪鼓,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们走在山路上腰间小板凳左右晃荡的情形,突出童真童趣与难忘。
(2)运用动作描写。使用“掰”“刨”“点燃”“烤”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写出老师和学生团结协作、一起动手分享劳动果实的劳作场景,表达收获劳动果实的快乐以及师生关系的亲密无间。
7、(1)善于鼓励学生。老师夸我作文写得不错,拿着作文本给大家又是读又是看,激动得像个孩子。(2)非常疼爱学生。临别前,她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眼里噙着泪水说不出话来。(形象特点1分,结合原文分析1分。)
8、选“金色童年”栏目。(1分)从选材看,文章主要回忆了我小学难忘的有趣的事,符合“金色童年”时间段,令人回味无穷;(2分)从主题看,文章主要表达对小学生活的深深怀念,对老师的怀念与感激,符合“金色童年”主题。(2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