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麓流出的涓涓细流,一路融合百川,汇成了宛如一条巨龙的黄河,在中国大地上盘旋。有人见过她的娴静温柔,有人见过她的凶猛暴戾;有人见过她的清澈见底,有人见过她的浑黄如浆……真可谓,说不完的黄河,看不尽的黄河。
在黄河博物馆的大厅内,“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是毛泽东同志潇洒飘逸的红色草书大字。毛泽东同志这句话\0\0\0\0\0\0\0\0\0\0\0\0\0\0\0\0,又______,道出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天然的血脉联系。黄河博物馆里,图片、化石、出土文物等______,形象简洁地勾画出了中华民族的孕育脉络。场景复原和声光电技术的运用,让我们迅即产生了强烈的“沉浸感”。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在这片土地上______。“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被视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奔腾不息的黄河以她柔韧博大的胸怀哺育了勤劳的先民,促成了黄炎部族和其他部族文明的大融合。她是中华民族______的母亲河。但是,千百年来,囿于社会制度的制约,加之战火连绵、时局动荡,黄河泛滥成灾,只能常常是人们的美好梦想。当今,黄河解决了断流问题,实现了连续20年不断流,维持了河流的健康生命。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掷地有声 包罗万象 前赴后继 实至名归
B.字字珠玑 一应俱全 前赴后继 实至名归
C.掷地有声 一应俱全 薪火相传 当之无愧
D.字字珠玑 包罗万象 薪火相传 当之无愧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千百年来,因为社会制度落后,加之战火连绵、时局动荡,黄河安稳平静,只能常常是人们的美好梦想。
B.千百年来,囿于社会制度,加之战火连绵、时局动荡,黄河泛滥成灾,常常只能是人们的美好梦想。
C.千百年来,囿于社会制度的制约,加之战火连绵、时局动荡,黄河安稳平的,常常只能是人们的美好梦想。
D.千百年来,囿于社会制度,加之战火连绵、时局动荡,黄河安稳平静,常常只能是人们的美好梦想。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
18.C
19.D
20.①构成:句中用形容人的词语“娴静温柔”“凶猛暴戾”形容黄河,把黄河人格化,这是比拟的手法:句中“娴静温柔”与“凶猛暴戾”形成“性情”上的对比,“清澈见底”与“浑黄如浆”形成“情态”上的对比,这是对比的手法。②表达效果:运用比拟、对比手法,形象而充分地凸显了黄河的多面性,突出了“黄河”说不完、看不尽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掷地有声:形容诗文优美,声调铿锵。也形容才华很高或话语坚定有力,意义深远。字字珠玑:形容文章极为优美。根据后文语境“道出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天然的血脉联系”,可知应选“掷地有声”。
第二组,一应俱全:形容一切具备。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包罗万象”侧于某个或某些事物无所不包,根据前面的“图片、化石、出土文物等”可知,应选“一应俱全”。
第三组,薪火相传:比喻种族、文化代代相传。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地进行战斗。根据后文语境“中国历史文化的渊源”,可知应选“薪火相传”。
第四组,当之无愧:意思是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根据语境,这里修饰的是“母亲河”,与学识、本领无关,应选“当之无愧”。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线句共有三处语病:
一是句式杂糅,“囿于社会制度的制约”应为“囿于社会制度”,或“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二是不合逻辑,“黄河泛滥成灾……是人们的美好梦想”不合逻辑,应为“黄河安稳平静……是人们的美好梦想”。
三是语序不当,“常常”应在“只能”前面。
只有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构成:“她的娴静温柔”“她的凶猛暴戾”,用形容人的性情的词语来写黄河,把黄河人格化,这是比拟;“娴静温柔”与“凶猛暴戾”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二者形成对比,“清澈见底”与“浑黄如浆”是两种相反的“情态”,二者构成对比。
表达效果:运用比拟、对比手法来写黄河,将黄河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突出了黄河的多面性,与后文“说不完的黄河,看不尽的黄河”语意衔接一致,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