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这里所说的气溶胶是指人在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 ① ,其粒径一般不超过0.1毫米,这些液滴在呼出人体后很快蒸发,形成飞沫核。飞沫是人在打喷嚏或者咳嗽等活动时排出的,其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只能在传染源1至2米范围内的空间传播, ② ;飞沫核却可以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属于远距离传播。到目前为止,关于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研究较多, ③ 。
2022年4月11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调查,公布了一起可能经气溶胶传播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一病例在被判定为次级密切接触者后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返回家中后,该病例及其妻子等都确诊新冠。研究表明,该病例可能在隔离酒店被楼下一确诊病例通过卫生间的通风管道传播的气溶胶感染。研究发现该隔离酒店通风管道上下相通,在该病例离开5天后,仍能在管道内壁深部检出2件环境阳性标本。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根据以上内容,请给疾控部门选择隔离酒店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原因,不超过60字。
答
20.①都会呼出的液滴②属于近距离传播③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研究较少
21.示例:应选择通风管道彼此不连通的酒店作为隔离酒店,并做好通风管道的消杀工作。因为病毒能以气溶胶形式通过通风管道传播。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结合“这里所说的气溶胶是指……”“其粒径”可知,此处是对“气溶胶”的解释;再结合后面“这些液滴在呼出”可知,此处填写“都会呼出的液滴”。
第二处,由分号可知,前后内容属于并列关系,后面介绍飞沫核的传播,前面介绍飞沫的传播;前后句子的句式一般相近,此处的句子对应后面“属于远距离传播”这一句,所以句式应为“属于……传播”,再结合前面“只能在传染源1至2米范围内的空间传播”可知,应“属于近距离传播”。
第三处,前面提到三种传播,而横线前说的是“到目前为止,关于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研究较多”,那么此处应是说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研究,再结合下一段内容可知,这种研究应该“较少”,所以可填:关于气溶胶传播的研究较少。
21.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建议的能力。
考生需要结合新冠病毒传播的特点来提建议。
由第一段“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这里所说的气溶胶是指人在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可知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其中气溶胶的传播危险性更大,“飞沫核却可以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属于远距离传播”;
由第二段一病例来看,“该病例及其妻子等都确诊新冠。研究表明,该病例可能在隔离酒店被楼下一确诊病例通过卫生间的通风管道传播的气溶胶感染。研究发现该隔离酒店通风管道上下相通,在该病例离开5天后,仍能在管道内壁深部检出2件环境阳性标本”,该病例是被通风管道传播的气溶胶感染,所以建议选择通风管道彼此不连通的酒店作为隔离酒店,还要做好通风管道的消杀工作,原因就是第一段提到的病毒传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