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刷屏”时代,“读书”何为?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入手

2022-05-20 17:41超越网

“刷屏”时代,“读书”何为?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入手。一方面,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阅读形式的进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知识内容的打开方式。在信息储备上,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不仅打通了书本与书本之间的障壁,更突破了有限内容与无限信息之间的界线。知识的_________、规律的举一反三,籍由“跳转来源”“相关推荐”等方式,由点及面、串珠成链,为读者带来一场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探索遨游”。
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_______,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而以此为基础,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让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这种魅力,正是_______的快餐式阅读、_______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融会贯通 意味深长 浮光掠影 蜂拥而至
B.融会贯通 别有深意 走马观花 一拥而入
C.触类旁通 意味深长 走马观花 蜂拥而至
D.触类旁通 别有深意 浮光掠影 一拥而入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让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
B.让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
C.以思考的力量在笔墨世界中滋养情怀与气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
D.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
19.下列选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就象煤的形成,付出了好多好多而形成的才是一点点。
B.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C.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D.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7.(3分)C(融会贯通:指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的其他事物。意味深长:指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别有深意:指别有一种深层的意思。浮光掠影:指见识肤浅,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形容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只是粗略地观察,比喻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拥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一拥而入:指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语境强调的是流量化内容很多,像一窝蜂似地拥来。此处应选“蜂拥而至”。故选C。)
18.(3分)D(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介词不当,此处应该是“以思考的力量”,强调凭借“思考的力量”。二、语序不当,“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应该是在“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之后,先是“信息浪潮中”再是“笔墨世界中”,层次从外到内,强调思考的力量。再者,“以思考的力量”统摄后面的所有的内容。三、搭配不当,“滋养”与“气质”不搭配。故选D。)
19.(3分)D(横线句“不仅打通了书本与书本之间的障壁”中“障壁”是比喻造成隔阂的东西,该句使有了比喻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