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①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②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③正如三毛说的那样,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④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⑤存在于气质里,在谈吐上,在工作中。⑥我们看到,无论在什么场合,习总书记总能引经据典、充满睿智、光彩照人,这与青年时代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⑦所以,作为青年人,一定要加强理论修养,读马列著作,读经史子集,广泛涉猎方能厚积薄发,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和道德修养。
(王富强《年轻干部要多读“两本书”》)
材料二:
在如今的电子媒介时代,人对纸质书籍的阅读渐渐减少了。然而,抚摸一本书,不仅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春日的午后,在温暖的阳光下翻开一本好书,那些文字不端架子,行云流水,如云端紫燕。好书如香茗,芬芳醇厚,意味悠长。此刻,你就沉浸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如和一位智慧、美好的朋友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那一刻,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好书,从来都是要静静阅读,慢慢欣赏的,而不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也没有灵魂,更没有内心的安宁。网络阅读仿佛一个急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张,这样的阅读是浏览和观光,是走马观花。可是,我们匆忙的脚步,焦灼的心到底在追逐什么?一切都是因为“快”,一个“快”让阅读的美好意味尽失。那么,不要走得太过匆忙,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读得慢一点,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更不能忘记,在书中采集生活的美好,这是你我热爱生活的理由和依据。
(李娟《读书,是一阵春雨唤醒一朵花》)
材料三:
各人的天资不同,有些人生来对于诗就感觉到趣味,有些人生来对于诗就丝毫不感觉到趣味,也有些人只对于某一种诗才感觉到趣味。但是趣味是可以培养的。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这件事实在不很容易。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记得我第一次读外国诗,所读的是《古舟子咏》,简直不明白那位老船夫因射杀海鸟而受天谴的故事有什么好处,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蒙昧真是可笑,但是在当时我实在不觉到这诗有趣味。后来明白作者在意象音调和奇思幻想上所做的工夫,才觉得这真是一首可爱的杰作。这一点觉悟对于我便是一层进益,而我对于这首诗所觉到的趣味也就是我所征服的新领土。我学西方诗是从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入手,从前只觉得这派诗有趣味,讨厌前一个时期的假古典派的作品,不了解法国象征派和现代英国的诗;因为这些诗都和浪漫派诗不同。后来我多读一些象征派诗和英国现代诗,对它们逐渐感到趣味,又觉得我从前所爱好的浪漫派诗有好些毛病,对于它们的爱好不免淡薄了许多。我又回头看看假古典派的作品,逐渐明白作者的环境立场和用意,觉得它们也有不可抹煞处,对于他们的嫌恶也不免减少了许多。在这种变迁中我又征服了许多新领土,对于已得的领土也比从前认识较清楚。对于中国诗我也经过了同样的变迁。最初我由爱好唐诗而看轻宋诗,后来我又由爱好魏晋诗而看轻唐诗。现在觉得各朝诗都各有特点,我们不能以衡量魏晋诗的标准去衡量唐诗和宋诗。它们代表几种不同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1.对材料一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读书的作用:占有知识和提升精神境界。其中提升精神境界是作者要立论的重点。
B.第②句是对第①句的进一步分析,起到连接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C.③~⑥句列举三毛和习近平的事例论证观点,材料典型,非常有说服力。
D.第⑦句总结全段,得出结论:青年人一定要多读经典,厚积薄发,不断提升精神修养。
2.下列对材料三中作者亲身读书经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读诗的亲身经历来证明“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这一观点。
B.作者的自身经历详略得当,先详后略,详写外国,略写中国,是因为作者外国诗读的多,并且读得深透。
C.三段经历都是为证明同一观点,看似重复,实则同中有异。
D.用自身经历作材料来分析观点,让读者感到亲切且易信服,也增强说明力。
3.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将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对比,扬前抑后,态度鲜明。
B.材料三说趣味是可以培养的,但要靠不断地读诗来实现。
C.三则材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使得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D.三则材料都倡导要读书,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4.材料三中两次提到“变迁”一词,请结合“趣味”写出“变迁”的三个层次。(4分)
5.结合三则材料,请你谈谈读书的意义。(6分)
答
1.C(C项三毛不是例子,是引用)
2.B
3.C
4.从无趣味到有趣味,从小趣味到大趣味,从少趣味到多趣味。
5.①读书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②读书让你有灵魂,有内心的安宁。
③读书让你体悟到生活的美好,更加热爱生活。
④读书可以培养纯正的趣味。
(写出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