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的风姿艳质,于群芳之中颇为突出。
我第一次看到繁盛缤纷的海棠是在青岛的第一公园。二十年(1931)春,值公园中樱花盛开,夹道的繁花如簇,交叉蔽日,蜜蜂嗡嗡之声盈耳,______。我以为樱花无色无香,纵然蔚为雪海,亦无甚足观,只是以多取胜。徘徊片刻,乃转去苗潮,看到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______,绿鬓朱颜,正在______、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
海棠的品种繁多,以“西府”为最胜,其姿态在“贴梗”“垂丝”之上。最妙处是每一花苞红得像胭脂球,配以细长的花茎,斜欹挺出而微微下垂,三五成簇。凡是花,若是紧贴在梗上,便无姿态,例如茶花。好的品种都是挺出花朵的。樱花之所以无姿态的原因,便是因为无花茎。海棠花苞最艳,开放之后花瓣的正面是粉红色,背面仍是深红,俯仰错落,______。海棠的叶子也陪衬得好,嫩绿光亮而细致,给人整个的印象是娇小艳丽。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离去。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游人如织 姹紫嫣红 仪态万千 恰到好处
B. 游人如织 花枝招展 风情万种 恰到好处
C. 人来人往 花枝招展 仪态万千 相得益彰
D. 人来人往 姹紫嫣红 风情万种 相得益彰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 好的品种都是挺出花朵的。樱花之所以无姿态,便是因为无花茎。
B. 好的品种都是花朵挺出的。樱花之所以无姿态,便是因为无花茎。
C. 好的品种都是挺出花朵的。樱花无姿态的原因,便是因为无花茎。
D. 好的品种都是花朵挺出的。樱花之所以无姿态的原因,便是因为无花茎。
20.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 一般来说,一条灯谜有三个要素:(1)谜面;(2)谜目;(3)谜底。
B. 杜甫诗:“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秋兴八首》其六)
C. 白朴的曲子《广东原》以忘忧草(萱草)与含笑花作对,很有意思。
D. 梁思成先生走上讲台,张开口,说:“我是无齿之徒。”(鼓掌)
答
18. 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人来人往”形容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文中地点为“公园”,是游赏之地,故用“游人如织”较为恰当。
第二空,“花枝招展”指花枝迎风摆动的样子,也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
语境中是描写西府海棠,故应用“花枝招展”。
第三空,“风情万种”指流露出的男女相爱的感情非常多。“仪态万千”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这里与“春色撩人”并列,应选“风情万种”,句中为其比喻义。
第四空,“恰到好处”形容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陪衬得相得益彰”语法上讲不通,应用“恰到好处”。
故选B。
19. 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为“搭配不当”,“挺出花朵”搭配不当,“挺出”为不及物动词,不应带宾语,故应改为“花朵挺出”;第二处为句式杂糅。“……的原因,便是因为……”语义重复,应去掉“的原因”。
故选B。
20. 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括号内容具体解释了“二十”年是几几年,表示注释内容。
A.括号表示序次语。
B.选项引用了杜甫的古诗,括号表示引语的出处。
C.选项解释了忘忧草具体是什么草,表示注释内容。
D.括号内容是梁思成先生讲完话之后台下人的活动,属于补充内容。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