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从生命意识到审美观念论 “直觉”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流变与融通》阅读答案

2022-05-12 09:03超越网

“直觉”一词于20世纪初期随着伯格森的《创化论》进入中国,又经克罗齐“直觉表现论”的译介与接受,逐渐成为中国文艺美学与批评话语中的固定语词。实际上,直觉也是中国艺术的特征之一,只不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直觉思维并没有固定的语词,而是以各种意义不定的单音节词,如“道”“气”“清”“一”“虚”等未表示。这些语词不仅仅体现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意识。
直觉思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涵盖了以下几种概念: 一是不经过逻辑推理与分析而达到形而上境界,如老子的“涤除玄览”与庄子“心斋”“坐忘”而“观道”的直觉;二是基于佛学思维的突文口其来的瞬间感悟,如妙悟、顿悟等;再者便是通过亲身体验而自明自证,基于理智并与理智并用的反身体认与反求自识,如程朱理学中“体悟”与“豁然贯通”的直觉。“直”和 “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作为两个独立的单音节词被使用,如“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建安黄初不足言,笔端直觉无秦汉”等古诗词中都使用过“直觉”一词,但这些作品中的“直”与“觉”是两个词,“直”作“只是”或“直接”解,而“觉”则是“觉悟”或“感到”等意思。
朱光潜将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论”与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相融合,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直觉论。朱光潜认为美感的经验就是直觉的经验,“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而不是知觉和概念。物所以呈现于心者是它的形象本身,而不是与它有关系的事项,如实质、成因、效用、价值等”。朱光潜认为艺术直觉只是心灵的活动,并将直觉与知觉和概念、实际效用等完全区分开来。另外,朱光潜还认为“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物,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由此可知,朱光潜直觉的对象与“我”分属两个不同的世界,只不过通过“物”呈现于“心”之后二者交融在一起。朱光潜从心物二元论来阐释直觉,在他看来,“美感经验的特征就在物我两忘,我们只有在注意力不专一的时候,才能很鲜明地察觉我和物是两件事。如果心中只有一个意象,我们便不觉得我是我,物是物,把整个的心灵寄托在那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于是我和物便打成一气了”。
观赏者和对象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即 “我”排除掉一切主观欲望与意念,对于“物” 作纯粹的直观时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而“我”又会将这种情感移至对象,同时又将对象的姿态吸收于我,于是“我”的生命便和物的生命在情感的往复交流中合二为一了。朱光潜直觉的“心与物的融合”实际上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情景交融”和“天人合一”哲学认知的现代演绎。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从来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自古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沟通、 默契和感应,这种思维在艺术中便体现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情感沟通。
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论中没有艺术传达的位置,他的直觉表现乃是一种精神的图像,仅存在于艺术家的心灵世界。克罗齐严格区分了艺术和艺术品的精神与物质之别,朱光潜对这一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艺术家在直觉心理活动时,就已经在脑海中酝酿艺术符号(语言、线条、色彩等)的传达了,但是这种传达需要付诸现实才能算是艺术的生成。
朱光潜立足于现代文艺美学的体系赋予了“直觉”明确而清晰的理论意义,使得“直觉”从此作为中国现代文艺美学与文学批评中的固定话语而被广泛接受与使用。
(摘编自姜智慧《从生命意识到审美观念论 “直觉”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流变与融通》)
1.下列关千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觉”成为中国文艺美学与批评话语中的固定词语,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B.中国古代文化其实也蕴含“直觉”这一艺术特征,只不过没有固定词语进行表述。
C.中国文化中的直觉思维涵盖三种概念,如以程朱理学中“体悟”为代表的瞬间感悟。
D.朱光潜认为美感经验就是直觉经验,直觉的对象与“我”既可以分离,也可以交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着重阐述了中国文艺美学与批评中的“直觉”的由来及其流变,观点较明确。
B.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较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直觉思维的三个不同内涵。
C.文章第三段引用朱光潜的论述,强调了“直觉”是人的心灵活动,与外物没关系。
D.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中外 对比、古今对比,使得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观察者在审美过程中要达到“物我两忘”,需要“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在情感的往复中交流。
B.朱光潜所强调直觉的“心与物的融合”,体现了对中国“天人合一”哲学认识的继承与发展。
C.克罗齐和朱光潜对直觉论的阐述存在较大区别,朱光潜批评克罗齐过于强调精神与物质的融合。
D.立足于现代文艺美学体系的直觉理论,较之以前更明确、 更清晰,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与使用。


1.C(张冠李戴。“瞬间感悟”是基于佛学思维的,如妙悟、顿悟;而非以程朱理学为代表)
2.C(肯否错误。“与外物没关系”错)
3.C(曲解文意。“朱光潜批评克罗齐过于强调精神与物质的融合”错,原文为“克罗齐严格区分了艺术和艺术品的精神与物质之别,朱光潜对这一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