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经过16年努力,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战六捷”的优异成绩,不超预算、不降指标、不拖时间,如期完成三步走规划,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在月球探测领域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与月亮相约,我们无疑是认真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中国探月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为了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都是一棒接着一棒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逐梦之旅。
“整个嫦娥五号的研制可谓十年磨一剑''其间遭遇过挫折,更经历过失败,我们始终秉持'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嬴 ' 的探月精神,一次次苦尽甘未、一次次闯关夺隘,终于将嫦娥 ` 五姑娘 ' 顺利嫁了出去。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说。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说,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无疑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体现了我们”一 张蓝图绘到底”的魄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待到四子王旗会,工程大计好收官。 16年来,我们完成了 ` 绕、落、回' 三步走的目标,使我们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进入到能够从月球返回的一个先进国家的行列。 ”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说。
(摘编自《九天云外揽月回!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纪实》'"新华网"2020年12月18日)
材料二:
国家航天局有关专家介绍,自动采样是嫦娥五号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经受住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克服了测控、光照、电源等方面 的条件约束,依托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样品采集机构,通过机械臂表取和钻具钻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球样品,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 其中,钻具钻取了月面 下的月壤样品,机械臂则在末端采样器支持下,在月表开展多种采样。 为确保月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剧器在月面 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
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了降落相机、全景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等多种有效载荷,能够在月表形貌及矿物组分探测与研究、月球浅层结构探测等科学探测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探测器钻取采样前,月壤结构探测仪对采样区地下月壤结构进行了分析判断,为采样提供了数据参考。
(摘编自《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面自动采样封装》,”人民网"2020年12月3日)
材料三:
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这是中国空间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争取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 此前,只有美国和苏联成功从月球采集过样本,人类已有44年没有此类探索。 中国计划从月球取回约2公斤岩石样品和材料。 探月工程是中国快速发展的科学和战略太空发展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纽约时报》报道称,嫦娥五号航天器成功完成了中国自2013年以来的笫三次无人月球着陆,笫一次的嫦娥三号和王兔月球车是中国首次在月球上软着陆。 2019年,嫦娥四号在月球远端着陆,是来自地球的航天器首次做到这一点。 在未来十年里,嫦娥月球着陆器按计划还会有至少三次任务,而后中国的设想是在2030年代建造一座供宇航员使用的月球基地。 对地球上的科学家而言,本次采集的月壤样本相对年轻,可以用未更好地调校用于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年龄的技术。 这些样本还将帮助科学家验证有关嫦娥五号着陆区域火山喷发原因的假说。
(摘编自《外媒:嫦娥五号完美落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产环球网"2020年12月3日)
4. 下列对“嫦娥五号”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探月三步走规划,指的是“绕、落、回 ”三步;这三步的完成前后经历了16年,其中仅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研制就历时10年。
B. 嫦娥五号探测器经受住了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用”表取”和“钻取”两种方式采样,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
C. 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了降落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等先进仪器,其中,月壤结构探测仪对采样区地下月壤结构进行了分析判断。
D. 嫦娥五号航天器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这是继美国和苏联成功从月球采集过样本后跨时44年的又一壮举,获得外媒的称赞。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探月工程取得“六战六捷”的优异成绩,举世瞩目,这是中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结果。
B. 我国的探月工程在挫折、失败中前进,闯关夺隘,兑现承诺,取得重大成就,这与国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密切相关。
C. 在深空探测领域,中国已经进入航天器能够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先进国家行列; 10年后,中国设想建造一座供宇航员使用的月球基地。
D. 嫦娥五号探测盛本次采集的月壤样本相对年轻,科学家对它进行研究,可以准确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的年龄。
6. 以上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4. A(曲解文意,"十年磨一剑”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并不是说嫦娥五号的研制就花了10年时间。)
5. D(有悖文意。 “科学家对它进行研究,可以准确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年龄“错,原文是“可以用来更好地调校用于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年龄的技术","更好地调校技术”不意味着能“准确评估”。 )
6. 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成功的重大意义与原因,突出了我国航天人的探月精神;材料二侧重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是如何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的,突出此次探月的技术难度;材料=侧重介绍外媒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报道和评价,突出此事件在国际上的影响。(每点2分,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