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26日举办“地球一小时”线上主题活动,并在“中国数字科技馆”等多个网络平台同步推送。活动以“与自然共生,创蓝色未来”为主题,(),养成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活动以“云观展”的形式带领公众走进中国科技馆“能源世界”展厅,①_______,通过互动形式了解传统火力发电与风力、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区别,使公众了解不同能源发电方法与新能源发电的优势,培养公众节约能源的意识,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地球一小时”也称“②_______”,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倡议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22年为3月26日),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自愿自发参加,关上不必要的照明和耗电产品一个小时,来表明对自然保护的关切和对环保的支持。“地球一小时”的全球口号是“关上灯,点亮希望”,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共创③_______的美好未来。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旨在激发青少年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增强他们节约能源意识,倡导公众践行生态文明
B.旨在增强青少年节约能源意识,激发他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倡导公众践行生态文明
C.自在倡导公众践行生态文明,激发青少年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增强他们节约能源意识
D.旨在激发公众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倡导他们践行生态文明,增强青少年节约能源意识
22.在上文横线序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21.B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应是先“增强……意识”,才能“激发……责任感”,最后体现在行为上的“践行”,这样与后面“养成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更衔接。只有B项符合。
故选B。
22.①体验多种发电方式;②关灯一小时;③人与自然和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通过互动形式了解传统火力发电与风力、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区别,使公众了解不同能源发电方法与新能源发电的优势”可知,此处是说发电方式的多样,所以“云观展”的形式带领公众走进中国科技馆“能源世界”展厅,是为了“体验多种发电方式”。
第二处,根据“关上不必要的照明和耗电产品一个小时”可知,此处为:关灯一小时。
第三处,根据“表明对自然保护的关切和对环保的支持”可知,此处强调“人与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