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
①老孙有一儿一女。这一年,两个孩子都成家了。儿子娶来了儿媳妇,女儿嫁到了女婿家。
②结婚后就要生孩子。老孙叫过女儿说:“我们年纪都大了,没办法一块儿看俩。你哥的甭说了,我们肯定得看着。你的孩子,自己想办法吧。”女儿点点头,没说啥。
③两个孩子相继出生,没差一个月,都是男孩儿。老孙乐得脸上开了花。他给孙子起名叫大宝。想让外孙叫二宝。女儿淡淡地说:“我家孩子不是宝,我们也不叫宝。”果真没叫宝,叫晓晓。
④女儿把婆婆接来,照看孩子。孩子三岁,上幼儿园了,婆婆着急忙慌地回乡下,跟公公团聚去了。女儿和女婿只好自己带着孩子。
⑤有一天,老孙带大宝到小区的中心广场上去玩,见几个孩子正蹲在一个角落里看着什么。大宝也要去看。老孙拉住他:“蚂蚁打架,有啥好看?”听到他们说话,晓晓抬起头看到他们,叫了一声“姥爷”,接着看地上。老孙说:“晓晓,姥爷带你去中心广场玩吧。”晓晓说:“我们看蚂蚁搬虫子呢!”老孙嘟哝了一句:“闲的!”
⑥大宝小声问他:“爷爷,蚂蚁怎么把那么大的虫子搬进小窝里呀?”老孙说:“搬不进去。就是搬到窝门口,蚂蚁们都出来吃,把虫子吃完就得啦。”( )
⑦上了学,大宝跟晓晓分在一个班。
⑧快到暑假的时候,大宝回来说,学校组织游学呢,有愿意去的报名。老孙问他:“上哪儿啊?”大宝说:“景德镇。”老孙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一个做瓷器的地方,有啥好游好学的?”他指着碗柜里的碗,还有茶几上的茶杯,说道:“就这些东西,左看右看能看出花儿来?”( )
⑨转天碰到女儿,老孙说:“我看晓晓也挺听话的,不成暑假就放我们那儿吧。”女儿说:“我们都给他安排好了,一个游学,一个夏令营。”老孙没再说啥。
⑩有一天,老孙吃完晚饭出去遛弯儿,看到一辆消防车呼啸着往小区里开去,他赶着去看热闹。到了地方,却发现是女儿家那个门洞,心就一下子揪起来。却见两个消防员从楼里出来,后面跟着晓晓。消防员教育他:“以后要注意安全啊。”晓晓说:“我记住了。”
⑪老孙忙着问:“晓晓,怎么回事啊?”晓晓说:“我做油焖大虾,火开得太旺了,油也太热了,往里一倒虾,油扑出来了,着了。”老孙急了:“怎么着了!”晓晓说:“我用灭火器把火扑灭了。是邻居阿姨报的警。”老孙训斥他:“你说你,这么小的孩子,做什么油焖大虾呀!嘴巴就那么馋吗?”晓晓说:“下回我关小点儿火,让油温低点儿就没事了。”
⑫初二那年寒假,晓晓要到外地去看他爷爷奶奶。大宝听说了,就回来对老孙说:“我也想跟他一块儿去。”老孙一撇嘴说:“那穷山沟有啥可去的?那边还没暖气,屋里没有外头暖和,跟冰窖似的。一出了太阳,好多人都跑出来晒太阳呢。”( )
⑬老孙找到女儿:“你们真让他一个人回老家?”女儿说:“我们又没假,只能让他一个人回去。”老孙说:“我们给你看着他吧。”晓晓倒笑了:“姥爷,你可真逗。我都多大了,还用你们看着?我爷爷奶奶想我了,我得去看看他们。都说江南风景好,我也得去欣赏欣赏啊。”
⑭转过年来就是中考,晓晓考上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后来老孙才听说,晓晓已经在报刊上发表了十几篇作文,还有一篇获得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二等奖,题目是啥《山里的年》,这都是能加分的。大宝连高中的分数线都没够上。他爸妈气得要死,可他还抱着手机玩呢。
⑮老孙也是恨铁不成钢,叫过大宝来:“晓晓参加作文比赛获了奖,能给他加分啊,你怎么就不参加呢?参加了,兴许还能获个奖呢。”大宝百无聊赖地说:“那么点破事儿写来写去,多没意思啊!”
⑯老孙被噎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大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哦。”
②大宝没说啥。
③大宝吓得一哆嗦,似乎真被冻到了。
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①②D.②③①
(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晓晓观看蚂蚁搬虫子,老孙引开大宝→_______________→晓晓做油焖大虾着火,老孙训斥晓晓→_______________→晓晓考上重点中学,老孙埋怨落榜的大宝。
(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话的含意。
①老孙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一个做瓷器的地方,有啥好游好学的?”
②大宝百无聊赖地说:“那么点破事儿写来写去,多没意思啊!”
(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老孙一撇嘴说:“那穷山沟有啥可去的?那边还没暖气,屋里没有外头暖和,跟冰窖似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他爸妈气得要死,可他还抱着手机玩呢。(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5)请结合全文,说说大宝成长的变化过程及给我们的启示。
答
(1)B第一空,结合前文语境“孩子三岁,上幼儿园了”可知,大宝三岁时听爷爷讲关于蚂蚁搬虫子的话语,自然是“似懂非懂”,故第一空选填①句,据此排除A、C、D三项。
第二空,上学后,大宝想去景德镇游学,但爷爷认为没必要,于是大宝放弃了游学,故第二空选填②句。
第三空,结合前文语境“屋里没有外头暖和,跟冰窖似的”分析可知,这与③句中“似乎真被冻到了”相呼应,故第三空填③句。
故选B。
(2)晓晓参加游学,老孙告诉大宝游学没意思,晓晓看望外地的爷爷奶奶,老孙吓退大宝
(3)①老孙对去景德镇游学的鄙夷与不屑。
②大宝受老孙影响,对生活缺乏上进心。
(4)①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老孙对去外地的否定态度,有力地表现了老孙的目光短浅。
②“抱”形象地写出了大宝在老孙的教育影响之下变得缺乏生活理想,沉溺安逸。
(5)大宝成长的变化过程:起初对周围一切充满好奇,渴望探究;后来受老孙影响逐渐失去探究新事物的兴趣和勇气;最后蜕变为缺乏上进心、沉溺安逸的落榜生。
给我们的启示:①教育不能短视,溺爱成就不了孩子;②要给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不要因为怕麻烦而阻止;③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教育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