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正是从《诗经》的许多具体作品中,后人归纳出了所谓“账、比、兴”的美学原则,影响达两千余年之久。最著名、流行最广的是朱熹对这一原则的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古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古人和今人对此又有颇为繁多的说明。因为“赋”比较单纯和清楚,便大都集中在比兴问题的讨论上。因为所谓“比兴”与如何表现情感才能成为艺术这一根本问题有关。
中国文学(包括神与散文)以抒情肚。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发表现都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所谓“比兴”正是这种使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的具体途径。
《文心雕龙》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钟嵘《讨品》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兴也;因物喻志,比也。”实际上,“比”“兴”经常连在一起,很难绝对区分。“比兴”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这样才能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结合联系在一起,而得到客观化、对象化,构成既有理知不自觉地干预而又饱含情感的艺术形象。使外物景象不再是自在的事物自身,而染上一层情感色彩;情感也不再是个人主观的情绪自身,而成为融合了一定理解、想象后的客观形象。这样,也就使文学形象既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模拟,也不是主观情感的任意发泄,更不是只诉诸概念的理性认识;相反,它成为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王夫之说:“《小雅·鹆鸣》之诗,全用比休,不道破一句。"(《姜斋诗话》)所谓“不道破一句”,一直是中国关学重要标准之一。司空图《诗品》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严羽《沧浪诗话》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等,都是指的这种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的艺术审关特征。这种特征正是通过“比兴"途径将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合而为一的产物。《诗经》在这方面作出了最早的范例,从而成·为百代不祧之祖。明代李东阳说:“所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而难于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模写,反复讽咏以俟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央飞动,子舞足蹈而不自觉,此诗之所以贵情思而轻事尖也。”(《怀能空诗话》)
这比较集中而清楚地说明了“比兴”对计(艺术)的业要性所在,正在于它如上述是情感、把及、理解的综合统一休。“托物寓情”“神贞飞动”胜于“正言直述",母为后次易流于概念性认识而言尽意尽。即使是对情感的“正古弃述”,也常留可以成为一种概念认识面并不起感染作用,“啊,我多么悲哀的”,并不成其为诗,反而只是概念。直接表达情感也需要在“比兴”中才能有审关效果。所以后代有所谓“以录结情”,所谓“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姜态诗话》》等等理论,此都是沿着这条线索而未的。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人讨论诗歌时常提及的“比兴"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审美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述,比兴思堆在审关想象的作用下实现物我交互,四时万物在激发人的情感的同时,又成为情感的寄托,物我相照,贯通交融。比兴思堆不同于理性判断,它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物象都可起兴,任何一物都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联系到他物,起兴之物象和所咏之物象两者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但这样的联系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必须进循“类”的原则。这一原则在比兴思维中有两方面的体现。其一,主体基于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的感知,将此物与彼物联系在一起,此为以物喻物的基础。其二,两个事物虽然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巨大,但是都具有能够与主体的某种情意产生共鸣的居性。这种属性是将物与情联系起来的关键,也是“取壁引类”与以类比逻辑为特征的理性思雄之同的重要区别。如作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在形貌上相去甚远,并没有相似性特征。但是,由于松树岁寒不凋、翠竹经冬不衰、梅花凌寒独放,三者共同拥有的耐水属性与主体高洁坚韧的情志产生共鸣,因此使其成为人们联类讴歌、表情达意的对象。主体在审关活动中基于比兴思堆展开的类比联想,是审英意象动态生成的一种表现。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将天地万物视为一体的认识传统,在这个浑然为一的系统之中.物与物、物与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强调彼此间的互相感应、转换与影响。
(选自何琪琦(论审美意象生成的心理过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诗经》中归纳出的“比兴"原则与诗歌抒情的根本问题密切相关,历来讨论颇多。
B.只要运用“比兴”就能使情感的打发表现成为艺术,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
C.“岁寒三友”形貌上并不相类,却因耐寒的共同属性与主体情志产生共鸣而被联类赞美。
D.在诗歌创作中遵循“类”的原则不足做简单的类比,而是有情感共鸣的“取臂引类”。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文学作品中,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都具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艺术特征。
B.对情感的“正言直述”是一种概念性的认知,言尽意尽-所以直接表达情感也需要在“比兴”中才有审美效果。
G“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体现了“比兴”的理论,通过想象和反面理解使情感客观化,这体现了古诗贵情思而轻事实的特点。
D.如果具有能与主体情感产生共鸣的某一属性,任何一物都能突破时空限制和与之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联结。
3.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C.“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D.“黄埃散没风萧索,云栈紫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4.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5.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不道破一句’是中国诗歌美学的重要标准之一”。(6分)
答
1.B(逻辑混乱,判断绝对。“比兴”是实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的具体途径,只有产生审美效果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2.D A项,推断过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指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的艺术审美特征,并不是所有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都具有这个特征。B项,范围扩大,原文表述为“即使是对情感的‘正言直述’,也常常可以成为一种概念认识而并不起感染作用”。C项,理解不当,“乐景写哀”既不是反面理解景物,也不是反面理解情感,面是乐景与哀情构成矛盾而反衬哀情。)
3.C[通过弹琴讨论“事物关联合作”的哲理,没有运用比兴的手法,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二的观点(比兴思维遵循“类”的规律和原则,实现物与物、情与物的联结)。]
4.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1分)引用朱熹、钟嵘的话和《文心雕龙》中的句子解说了“比兴”的概念,有权威性;(1分)引用李东阳的话清楚地阐释了“比兴”对诗的重要作用;(1分)引用王夫之、司空图和严羽的评论交代了艺术审美标准和特征,强化了作者的观点。(1分)(作用分析要针对具体内容评述,其他引用内容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5.①“不道破一句”是中国诗歌运用“比兴”手法借助外物表达情志,从而达到既有理知干预又有情感抒发的艺
术高度。(要点:比兴手法)(2分)②“不道破”不是概念的直接表达,而是物我相照交融的过程,具有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感感染力,也就有了艺术审美效果。(要点:言有尽意无穷的感染力)(2分)③相较于正言直述,“不道破一句”则不会穷尽而难于感发,而是形容模写有所寓托,通过反复讽咏来使读者自己慢慢领会,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要点:比较正言直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