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022-03-16 09:24超越网

材料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大家平时所欢喜玩味的。我现在借这段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
我们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比如我知道自己在笑时心里欢喜,在哭时心里悲痛,看到旁人笑也就以为他心里欢喜,看见旁人哭也以为他心里悲痛。我知道旁人旁物的知觉和情感如何,都是拿自己的知觉和情感来比拟的。我只知道自己,我知道旁人旁物时是把旁人旁物看成自己,或是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
这种“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鱼没有反省的意识,是否能够像人一样“乐”,这种问题大概在庄子时代的动物心理学也还没有解决,而庄子硬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其实不过把他自己的“乐”的心境外射到鱼的身上罢了,他的话未必有科学的谨严与精确。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比如我们说“花是红的”时,是把红看作花所固有的属性,好像是以为纵使没有人去知觉它,它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花本身只有使人觉到红的可能性,至于红却是视觉的结果。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射到眼球网膜上所生的印象。如果光波长一点或是短一点,眼球网膜的构造换一个样子,红的色觉便不会发生。患色盲的人根本就不能辨别红色,就是眼睛健全的人在溥暑光线暗淡时也不能把红色和绿色分得清楚,从此可知严格地说,我们只能说“我觉得花是红的”。我们通常都把“我觉得”三字略去而直说“花是红的”,于是在我的感觉遂被误认为在物的属性了。日常对于外物的知觉都可作如是观。“天气冷”其实只是“我觉得天气冷”,鱼也许和我不一致;“石头太沉重”其实只是“我觉得它太沉重”,大力士或许还嫌它太轻。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我们比说花红石头重,又更进一层了。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两种说话的方法虽不同,道理却是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作“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从这几个实例看,我们可以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材料二
吴乔在《围炉诗话》卷三中说:“诗句无定体,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审美主体面对其审美对象时,把人的情感移注于物境中去,使景物染上情感色彩,反过来,物境亦能移情,使之达到或获得强烈而深层的审美体验。这种“情”与“境”的相互交融渗透的辩证关系,把无情之物化为有情之物,而客观物境却为情感的表现提供了熔铸的对象。清蒋景祁在《陈检讨词钞序》中说:“以故履其国,赏心洞目,接应不暇;采其奥,乃不觉晦明风雨之真移我情;噫其至矣!”陈检讨即陈维崧,是清初词坛颇有影响的词人,这里虽然是对其词艺术效果的评价,实则也是对“境亦能移情”的生动写照。康有为《诗集自序》云:“诗者,言之有节文者耶!凡人情志郁于中,境遇交于外;境遇之交压也瑰异,则情志之郁积也深厚……其或因境而移情,乐喜不同,哀怒异时,则又玉磬铿铿,和管锵锵,铁笛裂裂,琴丝愔愔,皆自然而不可以已者哉!”通过“情志郁于中”而“境遇交于外”的相互交往融合,康有为描述了“因境而移情”所激发而勃然起兴感物的生动景象,“皆自然而不可以已者哉!”正是这种“移情”作用和意蕴的很好说明。
(摘编自胡雪冈《我国古代美学的“移情”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见游鱼从容便知其乐的判断,是基于曾经的体验而“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
B.有人悲欢之时觉外物随之或愁或喜,而陶渊明从外物中见出人的品格,后者审美层次要高于前者。
C.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不尽相同,移情作用侧重的是由己及彼,美感经验侧重的是己彼交互影响。
D.材料二中,有关“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的论述与材料一中对“美感经验”的相关认识与理解相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移情作用”往往是无意识的,它并非全都出于理性,也未必有着科学的谨严与精确。
B.有人觉得石头太沉重,大力士或许嫌它轻,通过这个对比,突出美感经验会因人而异。
C.云能飞,泉能跃,山能鸣,谷能应,是因为它们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是有生气的。
D.材料二采用层进式结构,先论述“情”“境”的辩证关系,再结合实例集中论述“因境移情”。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移情作用”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B.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苏轼诗有“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1.B(B项,无中生有。“后者审美层次要高于前者”错误。前者更多的是移情作用,后者更多的是美感经验,材料一最后一段只是说“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并未对两者的审美层次进行比较。)
2.A(B项,曲解文意。原文通过对比,意在说明“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这一观点。C项,“是因为它们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是有生气的”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可见是人们觉得它们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是有生气的。D项,“采用层进式结构”错误,应为“总分式结构”。)
3.D(D项,“蝉噪”“鸟鸣”是客观事物,“林逾静”“山更幽”是诗人的内在感觉,并没有移情于物。)
4.首先用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引出“推己及物”是人们通常有的心理活动;(1分)然后从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这两个层次对该心理活动进行分析,继而阐明“移情作用”这一概念;(2分)最后通过列举实例阐明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的关系。(1分)
【思路分析】材料一的前两段介绍了《庄子·秋水》篇中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对“鱼之乐”进行争辩的故事,然后引出对“推己及物”这一心理活动的解释和分析,作者先指出这种心理活动是人们通常都有的,接着从两个层次展开对“推己及物”的分析,即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进而在第五段末尾引出“移情作用”这一概念,第六段通过举例解释“移情作用”的表现,第七段阐明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的关系,层层递进。
5.苏轼的诗句突出了“竹”对诗人品格的影响,“竹”能使其免俗;这是美感经验中的“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物的姿态”起到了陶冶诗人情操的作用;这是“境能移情”的体现,“竹”境能移情,使诗人获得深层的审美体验。(每点2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