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塘、富春溯江而上,经富阳到桐庐,整整走了九小时,约莫有近二百里的水程。清早启碇,沐着袭人的凉意,( ),交接处迎面挡着一道屏风似的山影。——这的确是屏,不像山,动人的是那色彩,浓蓝夹翠绿,深深浅浅,像用极细极细的工笔在淡青绢本上 出来的。这一路上去, 的是远远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树,偶或在无穷的原野中出现临河的小村小镇,听听遥岸的人声,也自有一种亲切和喜悦。
时间太久了,不断的“疲劳欣赏”渐渐使人感到单调,直到壁立的桐君山在船头出现,这才 ,似乎发现了新大陆。我想象中的富春江没有这么开阔,夹岸对峙着悬崖峭壁,翠嶂青峰,另是一番深峻的气象。陡峭庄严、巍然矗立的桐君山,好像颇为藐视我这个昂首惊喜的游人,我倒好像看到了梦中的旧相识。山上没有什么嶙峋的怪石,却是杂树葱笼,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在当令。绿云掩映之间,山巅掣出几间缥缈的屋子,有人正在窗前探首,向江心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点染 应接不暇 士气大振 远眺
B.描摹 应接不暇 欣喜若狂 俯瞰
C.点染 目不暇接 士气大振 俯瞰
D.描摹 目不暇接 欣喜若狂 远眺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天连水,水连天
B.天连水,水连天,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
C.水连天,天连水,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
D.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水连天,天连水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答
18.(3 分)C
应接不暇:原指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比喻事物头绪多,事情纷繁,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眼睛来不及看。形容眼前东西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来不及看。也作“目不暇给”。从文意来看,后面的“山、树、小村、小镇”都是眼前之景,用“目不暇接”恰当。
士气大振:指士兵在战场上作战时内心的力量大增。欣喜若狂:高兴得像发了狂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从“时间太久了,不断的“疲劳欣赏”渐渐使人感到单调”可推知,这时的人们缺少的是提神的风景,而桐君山的出现激发了人们的兴趣,因此用“士气大振”恰当。
远眺:指站在高处往远处望。俯瞰:从上往下看。语境是从“山巅掣出几间缥缈的屋子”看“江心”,是从高处往低处看,用“俯瞰”恰当。
19.(3 分)A
20.(6 分)
①将桐君山人格化,赋予桐君山“藐视”“我”的感情特点;②表现出“我”在高耸的桐君山前显得十分渺小;③突出了桐君山巍峨陡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