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 ① 。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 )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小来了。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 )在眼前了。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反之, ② :像风,从前人遇到了它都称“快哉!”欢迎它进来。现在渐渐拒绝它,不久要像防贼一样严防它入室了。又如竹榻,以前曾为众人所宝,极一时之荣。现在已( ),形容枯槁,毫无生气了。壁上一张汽水广告画。角上画着一大瓶汽水,和一只泛溢着白泡沫的玻璃杯,下面画着海水浴图。以前望见汽水图( ),看了海水浴图恨不得自己做了画中人,现在这幅画几乎使人打寒噤了。希腊古代名雕的石膏模型维纳斯立像,把裙子褪在大腿边,高高地独立在凌空的花盆架上。我在夏天看见她的时候, ③ ,这几天望去忽觉其容有蹙,好像在悲叹她自己失去了两只手臂,无法拉起裙子来御寒。
(节选自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打开 矗立 无人问津 口齿生香
B.打开 直立 置之不理 口齿生香
C.洞开 矗立 无人问津 口角生津
D.洞开 直立 置之不理 口角生津
19.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里的冒号作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
B.“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开会。”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座右铭: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
18.C(“洞开”有门窗等大开之意,“打开”是一般性动词,此处用“洞开”更合适;都有“矗立”“直立”都有笔直树立之意,但常用对象不相同,“矗立”有直而高的意思,一般用于物,“直立”一般用于人;“无人问津”“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无人理睬之意,但“置之不理”隐藏的主语是人,与后面的句子衔接不上;口角生津,是指口腔中分泌出很多唾液,用在这里很形象,口齿生香,满口都是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
19.C(A项冒号作用是提示下文;B项冒号作用是提起下文;C项冒号作用是引起下文的分说;D项冒号作用是用在解释性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20.①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②有的东西变坏了③她的脸孔是带笑的(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