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虽然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和强劲的文化发展势头,但事实不容忽视——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 ,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与物质硬实力的日益强大并不相称。
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践行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至今已开办十年有余的孔子学院,便是我们推行文化走出去的良好实践。据报道,截至2015年12月1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我们有理由相信, ,已借孔子学院及其他诸多实践之力,开遍世界。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让文化自身说话,使其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在展现中华文化风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呈现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理念。
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 。践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全局,刻不容缓。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7分)
答
20.[示例]①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②中华文化之花③可能不攻自破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语段,把握语段话题;其次厘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最后结合语境,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语段话题是关于“中华文化”的问题。第①空,根据上文“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以及下文“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与物质硬实力的日益强大并不相称”可知,此处是说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强大,故可填“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第②空,根据下文“已借孔子学院及其他诸多实践之力,开遍世界”可知,此处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推断此处可填“中华文化之花”。第③空,上文为“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根据句式对称、句意相反可知,此处应填“可能不攻自破”。
21.①故意设问,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这个话题,引起读者的注意,促使读者深入思考。②自然地将上下文衔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