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这次会议名称从“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变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凸显党管人才原则,鲜明体现党中央将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中重要位置的深刻考虑。
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也富有深意-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回顾过往,要从以往党的人才工作中汲取经验;面向未来,更须为伟大事业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正如总书记所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此次会议上,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时间上,以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为节点,每5年为这个“大目标”设定“小目标”。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可以看出,每一步目标都十分明确,都紧紧抓住了“创新”与“人才”一体两面的相互作用,体现了“第一动力”和“第一资源”的紧密关联。人才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中国作为大国,需要引才,但必须主要靠自己育才。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大国,再到人才强国,必须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摘编自新华社《这场高规格会议为新时代人才工作壁画蓝图》)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国家、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创新力的竞争。总书记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之间爆发了一场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人才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过度竞争带来的隐忧。
自去年下半年来,“抢人大战”的战火范围逐步蔓延,从以二线城市为主的“厮杀”,逐步扩大到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过去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院士、“杰青”、长江学者或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现已发展为逐步扩展至本科毕业生,具体举措仍是始终绕不开的“老三样”政策法宝:住房、户口、补贴。虽然部分城市已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如西安仅今年第一季度,迁入人口数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然而,人才引进的效果应当以更加长远的视角进行考量。
“抢人大战”是各城市基于自身的发展需求所引发的,从国家整体的发展来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许多地区往往秉持“外来和尚好念经”的人才理念,忽视了对原有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也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助和保障。这些原有人才恰恰也是其他地区“争夺”的对象。长此以往,可能使落后地区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失去更多的原有人才,加剧了人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现象。
随着科技创新成为区域、城市的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城市的产业结构也相应进行了转型升级,这就需要合适的人才队伍来与之配套。只有准确把握区域和城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特点,科学规划区域人才需求,并与“引才”工作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真正促进人才的有效、合理流动,才能使区域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相协调。
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抢人”大战背后的隐忧,既要有更加包容的胸襟,更需要量力而行;既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将人才的发展与城市的转型升级紧密结合,通过优惠政策“抢人”,更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留人”,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摘编自邓元慧《营造良好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材料三:
近日,青岛市正式启动“金种子”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分类培育机制,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质效,持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表示,“我市'金种子'人才培养计划重点聚焦发挥用人单位引才聚才主体作用,鼓励中央、省驻青企事业单位,市属企事业单位和在青注册的其他企事业单位引进“全种子'人才,享受*全种子'人才培养经费补贴,减轻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培养过程中的成本压力,为引领青岛城市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积蓄一批各领域青年人才后备力量”。
“金种子”人才经审核完成且公示无异议后,其用人单位可按规定标准(本科3000元、硕士5000元、博士10000元)获得培养经费补贴。其中,市属企事业单位引进35周岁及以下博士的,可获得每名5万元的培养经费补贴。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青岛区域新招用符合'金种子'计划的毕业生约100人,“金种子'人才培养经费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给了我们资金上的支持,还极大拓宽了我们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为歌尔的长远发展储备了一批高素质、有潜力、高学历的青年骨干人才。”(摘编自《引进“金种子”人才可享经费补贴》,《青岛早报》2021年10月26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名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更加凸显了党管人才的原则,鲜明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B.适逢我党百年华诞,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富有深意。
C.这次会议为新时代人才工作绘制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蓝图,目标明确。
D.中国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大国,再到人才强国,必须在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同时,加大引才力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目标被分解成三个小目标,这些目标都突出了“创新”与“人才”的密切关联。
B.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茶,我国的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演变为创新力的竞争。
C.近年我国各城市之间爆发的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是各城市出于自身发展需求而引发的,利大于弊。
D.青岛市启用“金种子”人才培养计划,优化人才的发展环境,使广大企事业单位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
6.如何能真正做到“留人”“育人”?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回答。(6分)
答
4.D(曲解文意。“必须在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同时,加大引才力度”错。原文说的是“中国作为大国,需要引才,但必须主要靠自己育才······必须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5.A(B项,曲解文意,时态讹误。“我国的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演变为创新力的竞争”错,原文是“国家、区域、城市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创新力的竞争”。C项,于文无据,“利大于弊”错,原文说的是“人才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过度竞争带来的隐忧”,“从国家整体的发展来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D项,以偏概全,“使广大企事业单位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错,原文只引用了歌尔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话,说““金种子'人才培养经费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给了我们资金上的支持,还极大拓宽了我们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6.示例:①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留才”;②要有更加包容的胸襟“引才”,创新人才分类培育机制,着力提升人才服务质效;③要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供相应的资助和保障,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