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文化单食主义者的群体分析》阅读答案-张小平

2021-12-29 17:14超越网

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开始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向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由工业社会转向消费社会。伴随这一重大变化,西方“结构主义”学派对文化、消费、社会三者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文化分化与社会分化同源说”,精英阶层消费高雅文化,大众阶层消费通俗文化。法国著名文化社会学者布尔迪厄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们在日常消费中的文化实践,从饮食、服饰、身体直至音乐、绘画、文学等的鉴赏趣味,都表现和证明了行动者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等级。鉴赏趣味的区分体系和社会空间的区分体系在结构上是同源的,在文化符号领域和社会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的对应”。
自20世纪90年代始,西方学者在对文化消费的社会学研究中发现,作为文化消费主体的“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可理解为个体所拥有的知识、道德、价值观、生活态度等的自我建设以及社会外化。“文化消费”表现为消费主体消费文化产品、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服务。虽然个体文化消费确实存在高低不同的层次差异,但这种差异已发生“非结构性对应”变化,部分精英群体不仅欣赏交响乐,也消费流行音乐。与此同时,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出现了一批“新中产阶层”,这一新兴阶层的文化消费兼顾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由此,生成了“杂食主义文化消费群体”,相应也就分化出只消费通俗文化产品或高雅文化产品的“单食主义文化消费群体”。这样就形成了新型的文化消费分层结构,即文化杂食主义者与文化单食主义者的分化对立。于是,文化消费出现了由“精英—大众模式”到“文化杂食者—文化单食者模式”的新变化。
“文化杂食主义者”是文化的鉴赏趣味及消费选择跨越优雅、通俗两个层面的文化消费群体。具体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接受过很高层次教育,社会实践经历丰富,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本积累和相当的经济资本积累。他们尽管在文化消费总体人群中占比较小,但处在文化社会层面的高端,对文化及文化消费的整体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另一类一般都受过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历,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本积累,也具备必要的经济资本。伴随杂食的文化消费模式,其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逐渐达到平衡,综合文化社会地位得以提升。但这类“文化杂食者的开放性背后隐藏着一种拒绝,即对那些与社会边缘化群体相关的文化产品类型持排斥态度”。
“文化单食主义者”是文化的鉴赏趣味和消费选择聚焦在高雅文化或通俗文化中的某一个层面的文化消费群体。大致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聚焦高雅文化层面的文化消费主体,此类人群是高雅文化的基本消费人群,对高雅文化消费具有一定话语权,由于其在总体文化消费人群中占比较少,所以对文化消费的综合话语权要低于文化杂食主义群体。另一类是聚焦通俗文化层面的文化消费主体,此类人群是通俗文化的基本消费人群,对通俗文化消费具有一定话语权,由于其在总体文化消费人群中处于非主流地位,所以对文化消费的综合话语权要低于文化杂食主义群体。
与此同时,文化单食主义者对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的蚕食应值得警惕。文化多样性可理解为文化消费主体所拥有的一种特殊文化资本积累,即所拥有的文化知识涉及国际、国内、区域、城市等不同空间多样性文化领域,文化多元化可理解为对这些多样性文化的认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文化单食主义者群体由于文化知识结构单一、兴趣取向单向度特征明显,加之文化包容性较弱,对跨国、跨区、跨城市、跨种群的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的认知力、认同度要弱于文化杂食主义者群体,不利于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维护与推行。
(选编自张小平《文化单食主义者的群体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
A.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兼顾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新中产阶层”。
B.个体所拥有的知识、道德、价值观、生活态度等的自我建设以及社会外化,就是文化的本质。
C.“文化杂食主义者”始终对那些与社会边缘化群体相关的文化产品类型持有排斥态度。
D.“文化单食主义者”一般只消费通俗文化产品或高雅文化产品,对跨层文化的需求较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人布尔迪厄的观点,目的是论证“文化分化与社会分化同源说”。
B.文章整体采用总分结构,层次分明地对文化消费的群体进行了论述。
C.文章通过对比论证,分析了“文化杂食主义者”和“文化单食主义者”
D.文章在对“文化单食主义者”的论证中,体现出—种严谨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对文化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是用来区分文化消费群体的重要依据。
B.当代社会的文化消费已经由“精英—大众模式”变为“杂食—单食模式”。
C.提倡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需要我们对文化单食主义者保持警惕态度。
D.文化消费的两个群体都对文化消费有一定的话语权,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1.D 该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含意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要求学生可以通过信息的比对和理解,能够准确把握文本内容。
A项断章取义,“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错误,原文说的是“与此同时,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说明新型阶层的出现除了高等教育的普及之外,还有前文提到的“‘非结构性对应’的变化”。B项偷换概念,“就是文化的本质”错误,原文说的是“作为文化消费主体的‘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可理解为个体所拥有的知识、道德、价值观、生活态度等的自我建设以及社会外化”,这里的文化针对的是文化消费,并不是泛指的文化。C项张冠李戴,文化杂食主义者分为两类,原文说的是第二类“对那些与社会边缘化群体相关的文化产品类型持有排斥态度”。
2.C C项中的论证方法错误。梳理文章内容发现,文章在论述“文化杂食主义者”和“文化单食主义者”时,从二者的概念、分类和意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属于“类比论证”,并不是“对比论证”。学生很容易混淆比较分析法下的“类比论证”与“对比论证”。
3.B B项过分绝对,“文化消费已经由‘精英—大众模式’变为‘杂食—单食模式’”错误,原文说的是“文化消费出现了由‘精英—大众模式’到‘文化杂食者—文化单食者模式’的新变化”,这说明文化消费出现了新变化,但并不意味着完全转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