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既然诗画艺术存在着共同性,便可以以诗入画,以画入诗,实现自然美、绘画美和诗艺美的转化和融合。诗画艺术的异同,恰恰是诗画艺术融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它们的异同,才能加深理解诗画融通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宋人蔡絛的《西清诗话》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相资”两字,论述诗画互补的艺术作用,说得很透彻明白。邹一桂《小山画谱》说:“故善诗者诗中有画,善画者画中有诗,然则绘事之寄兴,与诗人相表里焉。”以上言论,都简言意骇地阐发了诗画融通的理论,值得重视。
(摘自吴企明《诗画融通论》)
材料二:
初唐的题画诗既有用词的华丽和色彩鲜明,又有如陈子昂一般的刚健明朗,整个题画诗的风格呈现出一种灿烂美。陈子昂要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真实的情感;要摆脱六朝以来的绮靡的纤巧作风,要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其对题画诗的要求也不例外。他的《山水粉图》“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是一首反映自然山水的题画诗,表现了向往自然的空灵境界,整首诗透露着对现实的不满。在其情感真实支配下产生了艺术真实,一种明朗、宏大的意境应运而生。
盛唐的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题画诗更不例外。这个时期由于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题画诗创作诗人,杜甫、李白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整个唐代诗人中,杜甫的题画诗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出类拔萃的,现存《杜工部集》中有18首,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杜甫的《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只是运用了意象的组接和画面的空间变化,就创造出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蕴,并没有直接的抒情和议论,而是用地名的并置,突出表现画面中的深远空间感。这一时期,诗人们通过对画面的具体描绘,再现画面所形成的意境,物我相生,即景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盛唐社会经济繁荣到了顶点,而诗人的创作肯定受到了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也抓住了这一机会来描绘盛唐的壮美。例如杜甫题画诗《画鹰》做到了画中之物的再现和主观情感的巧妙结合,达到了物我相融、妙合无垠的中国古代最高审美境界。在诗里,鹰就是诗人的化身,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又诠释了中国古代“气韵生动”的美学命题。
盛唐过后,唐代开始走向衰败。中晚唐时期在题画诗领域有较大成就的诗人当数白居易,他的《题旧写真图》用画的形式,再借助诗的写实手法,来表达自己政治仕途的失意,透出了一股淡淡的真实美。
(摘编自《文学与艺术》)
材料三:
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
唐诗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绘画美。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题画诗的出现,又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的一种品评。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形成一些固有的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给画家们。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充分表现出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随着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方式的不断渗透下,慢慢地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摘编自《今传媒》)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充分认识到诗画艺术的异同,就能加深理解诗画融通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B.因为题画诗是文人们对于绘画的一种品评,它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
C.王维的诗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源于他的诗作表现出来的事物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D.陈子昂的画作反映现实,具有“汉魏风骨”,建立明朗刚健的风格,他的题画诗也如此。
8.下列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杜甫的题画诗注重画面具体描绘,再现画面所形成的意境,物我相生,即景生情,有的诗作还表现出画面的深远空间感。
B.《山水粉图》作为题画诗,同样体现了陈子昂追求的反映现实、抒发真情实感和反对绮靡纤巧的诗歌创作主张。
C.王维追求诗歌的绘画美,丰富了诗歌美学思想,其诗关注画外之意的明确、清晰,淡化了语言自身的抒情作用。
D.题画诗为艺术家自由的艺术发挥拓展了空间,诗与画的结合,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成为中国重要的民族艺术形式。
9.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唐代不同时期题画诗的风格。
答
7.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只要充分认识到……就能加深……”错,选项强调的是充分条件,解说绝对,原文中“只有充分认识……才能加深……”是必要条件。
B.“题画诗是文人们对于绘画的一种品评”错,原文是“题画诗中很大一部分”,选项扩大了范围,表述绝对。
D.“陈子昂的画作反映现实”错,原文“陈子昂要求诗歌要能反映社会现实”,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8.C.“淡化了语言自身的抒情作用”错,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而不是纯粹地用语言诉说情感”不等于“淡化了语言自身的抒情作用”。
9.①初唐时,题画诗既有传统的六朝绮靡(或“华丽”)诗风,又有刚健明朗诗风,表现出耀眼的灿烂美;②盛唐时,题画诗“多兴象,备风骨”。(或壮美、意境美,意思对即可)③中晚唐时,题画诗借助写实手法,表现出淡淡的真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