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时期,物质生活极度贫乏,人们往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常常要和野兽争夺食物和生存的空间。与野兽的抗争可以通过武器,通过集体的力量慢慢解决,但是面对一望无际、神秘莫测的大海,人们束手就擒,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海”字“从水从晦”。晦,便是晦暗。又有人记载“海之言,晦昏无所睹。”“无所睹”表明不可知,这样可以想象当时人对海洋的敬畏程度了。人类始终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看待海洋,海洋的浩瀚无垠使人类感到自身的渺小,① 。
科学家们从河姆渡古人类遗址厚达2米的海生贝壳层中发现了一把小型木桨,证实了船的历史至少有7000年之久,在夏代也曾出现过“东狩于海,获大鱼”的文字记载。渐渐地,人们的视线扩展到了海的那一边,发现新的大陆,感受不同的文化。再然后,② 。相传在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就曾经亲自在玻璃罐中潜入海中。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潜水技术应当从17世纪末世界上第一个潜水钟开始算起,真正的深潜是从深潜器发明开始的。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深潜设备,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如今的“奋斗者号”,它们就像不断走向深海的战士,为我们探寻着大洋深处的奥秘。
18.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贫乏 B.束手就擒 C.浩瀚无垠 D.探寻
19.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奋斗者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C.“时代楷模”张桂梅无私奉献,改变了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的现状。
D.外国地摊上的书,到国内摇身一变成为“传世经典”,真是贻笑大方。
20.根据语境,在文中空缺的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答
18.B(束手就擒:捆起手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此处语境是面对一望无际、神秘莫测的大海,人们“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应用“束手无策”。A项,贫乏:贫穷;缺少,不丰富。此处用来形容原始社会的物质生活,使用正确。C项,浩瀚无垠:水势盛大没有边际。此处用来形容海洋,使用正确。D项,探寻:探求;寻找。与后面的“奥秘”搭配恰当,使用正确。)
19.C(“奋斗者号”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C项中引号的作用与之相同。A项,表示强调;B项,表示直接引用;D项,表示反语讽刺。)
20.示例:①海洋的奇幻神秘又激发了人类征服它的欲望②人们将目光由海洋表面投向大海深处(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