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甲)过去很长时期,尤其是在鼓吹“儒法斗争”的年代里,“抑兼并”被视为法家的思想

2021-11-18 10:11超越网

(甲)过去很长时期,尤其是在鼓吹“儒法斗争”的年代里,“抑兼并”被视为法家的思想,因此,历代“抑兼并”的著名人物,从桑弘羊、汉武帝直到王安石、朱元璋、张居正,都被冠以“法家”称号。然而,实际上正统儒家思想中“抑兼并”的倾向并不亚于法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儒家信条与对三代“井田制”的崇拜,历来是我国“抑兼并”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乙)而王莽作为历代王朝中最“激进”的“抑兼并”实践者,作为以“五均六管”“王田私属”为主要内容的严厉的国家经济统制政策实行者,则是满脑子周公之道的超级腐儒,从没有人试图给他“法家”的头衔。有趣的是,历来被认为具有儒、法两种倾向的思想家在进行辩论时,常常会反戈一击,攻击对方纵容了“兼并”。(丙)如曾被视为“北宋的商鞅”的王安石,就宣称儒家教条主义者(“俗儒”)要对当时的“兼并”狂潮负责:“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而另一方面,汉唐诸儒则无不把“兼并”之泛滥归罪于秦代的法家政策,委咎于商鞅与秦政“信并兼之法”“尊奖兼并之人”。

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此  B.统制  C.反戈一击  D.委咎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3、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A“抑兼并”被视为法家的思想,所以历代“抑兼并”的著名人物……都被冠以“法家”称号。前后内容为因果关系,“因此”使用正确。
B.“统制”,统治、管辖。和“经济”搭配指用调整经济的手段管理国家,使用正确。
C.反戈一击:调转枪头向原来所属的阵营进攻;也比喻一旦觉悟,回过头来对自己一方的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斗争。此处指互相攻击,使用错误。
D.委:归罪。此处和前面“归罪”对应,指“兼并”之泛滥罪在商鞅与秦政,使用正确。
故选C。

4、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冒号后面内容为完全引用,句末句号应在引号里面。
故选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