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在人类历史上,是夜空跨越时间与空间把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

2021-10-25 17:29超越网

在人类历史上,是夜空跨越时间与空间把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类文明曾因暗夜与星空孕育出最精彩的故事。然而在现代化城市,灯光驱逐了暗夜,月亮和星星也黯淡了光芒。人们对夜幕降临的感知不再是仰望天上的明月繁星,而是灯火璀璨的摩天大楼和的霓虹广告。人们往往对废气、废水和噪声等显性污染比较敏感,而对光污染危害却。事实上,亮如白昼的夜晚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人类健康、文化美感及生态平衡造成了负面影响,危害。
因此,在现代化城市中,有必要划定“暗夜保护区”,该亮则亮、该暗则暗、合理分区、光暗平衡。通过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对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义。只有让静谧的归静谧、喧嚣的归喧嚣,才有望让人们欣赏皎洁月色、淡淡树影与闪烁星光。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流光溢彩浑然不觉不可胜道因地制宜
B.光彩夺目视而不见不可小觑随机应变
C.光彩夺目视而不见不可胜道随机应变
D.流光溢彩浑然不觉不可小觑因地制宜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减少光污染的危害,有利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着现实和长远的积极意义。
B.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在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义。
C.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对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现实和长远的积极意义。D.通过减少光污染的危害,使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义。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18.D(3分)【解析】流光溢彩: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此处用于形容城市中的霓虹灯,应用“流光溢彩”。//浑然不觉:毫无察觉的样子。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此处指人们对光污染并不敏感,应用“浑然不觉”。//不可胜道:意思是无法尽说,极言其多。不可小觑:不可小看。此处用于形容光污染的危害很大,应用“不可小觑”。//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此处指城市中暗夜保护区的划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明暗,应用“因地制宜”。
19.C(3分)【解析】原句有三处错误:“通过……”缺少主语,“对于……方面”句式杂糅,应为“对于……”或“在……方面”,“长远和现实的”语序不当。A,“有利于……”“也有……积极意义”都强调其好处,语义重复,并列不当,在“对于什么有意义”上表述不清,故A项非最恰当修改。B项,“长远和现实”语序不当。D项,“通过……”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长远和现实”语序不当。
20.答:“驱逐”将灯光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灯光过亮而使暗夜被迫消失的事实,(或:形象写出暗夜被过亮的灯光掩盖而不复存在的事实)体现作者对灯光污染带来的危害的批评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