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中的这句话

2021-10-21 11:07超越网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中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 )的重要性。特别是,各条战线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高速运转、艰苦奋战,很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放松懈怠、疲劳厌倦等心理。无论是安全生产还是疫情防控,粗心大意、掉以轻心,就会( )、前功尽弃,后果不堪设想。从一些风险事故看,放松责任意识、松弛干劲斗志、坐视问题( ),只会加速问题积累,造成矛盾激增、风险( )。确保每一个传染源都能及时隔断,每一个隐患都能及时消除,确保风险防控耳聪目明、有力有效,(我们)必须压实责任、紧把关口,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才能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力争有预案、能把控、处置快。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防微杜渐 功亏一篑 蔓延 爆满
B.防微杜渐 功亏一篑 滋生 爆棚
C.防患于未然 功败垂成 蔓延 爆棚
D.防患于未然 功败垂成 滋生 爆满
19.文中画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才能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有预案、处置快、能把控。
B.就能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有预案、处置快、能把控。
C.才能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力争有预案、能把控、处置快。
D.就能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甚至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有预案、处置快、能把控。
20.文中画曲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18.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组,防患于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注重事故或祸害);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注重坏事,坏思想)。
由“蝼蚁之穴”“突隙之烟”可知,语境强调的是在坏事坏思想萌芽时加以制止,故应选“防微杜渐”。
第二组,功亏一篑、功败垂成,都含有以前的努力全白费,最后未完成的意思;区别在于:功亏一篑含有失败的原因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努力的意思;功败垂成本身没有这个意思。
结合语境中“前功尽弃”的提示,应选“功亏一篑”。
第三组,蔓延:是形容像那种生命力很顽强的杂草一样向外扩展。滋生:繁殖,生育。
“问题”只能“滋生”,故应选“滋生”。
第四组,爆棚、爆满:都有形容效果轰动,或人数超出预料;形容客满、满座的意思。
语境修饰“风险”,选择“爆棚”。
故选B。
19.A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由前边句子“(我们)必须……”可知,“必须……才……”,排除BD。
语序不当。按照逻辑顺序,应是先有预案,再处置,最后把控,故“有预案、能把控、处置快”改为“有预案、处置快、能把控”。
故选A。
20.①“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由“不”字+动词组成三个短语构成排比;意义相似,列举了对待风险事故的做法。②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放在“压实责任、紧把关口”后,起强调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修辞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构成来看,换线的句子“(我们)必须压实责任、紧把关口,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具有如下的提点:
“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构成排比的成分,均采用了“不+动词”形式,且意义相似,列举了对待风险事故的做法。
从表达效果上来看,要把握排比句的基本特点: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另外还要考虑该句的语境特点,排比的成分放在“压实责任、紧把关口”后,强调了应对风险防控时的积极态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