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青海湖畔,六、七月份恰是最美的时节,沙鸥翔集,裸鲤溯流。湟鱼,又叫青海湖裸鲤

2021-10-16 15:44超越网

青海湖畔,六、七月份恰是最美的时节,沙鸥翔集,裸鲤溯流。湟鱼,又叫青海湖裸鲤,这一青海湖的特有鱼种是维系“水一鱼一鸟一草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进入六月,气温回暖,迎来了青海湖湟鱼的洄游季。成千上万尾湟鱼从青海湖出发,________,开启它们的“生态循环之旅”,形成了“半河清水半河鱼”的________景象。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棕头鸣、渔鸥、鸬鹚成千上万的翱翔而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败。
青海湖不仅是“水一鸟一鱼”共生的生态乐园,也是重要的生态________。青海湖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和水气循环过程,与祁连山冰川、森林、草原、湿地密切联系,并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套生态系统,对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________、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和西部地区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蓝天、白云、雪山、草原以及多彩的民族风情,青海湖这个高原湖泊是一块珍贵的“蓝宝石”,处处彰显着生态之美,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逆流而上 宏大 障碍 延伸
B.知难而进 宏大 屏障 蔓延
C.逆流而上 壮观 屏障 蔓延
D.知难而进 壮观 障碍 延伸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成千上万的棕头鸣、渔鸥、鸬鹚翱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败。
B.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成千上万的棕头鸣、渔鸥、鸬鹚翱翔而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C.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棕头鸣、渔鸥、鸬鹚成千上万的翱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D.在河道上空,盘旋着许多水鸟,成千上万的棕头鸣、渔鸥、鸬鹚翱翔、穿梭于水面,“鱼鸟”共生的美丽画卷,见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18.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词语的能力。逆流而上:逆水前进,也比喻迎着困难而上。知难而进:迎着困难而上。根据语境,选用“逆流而上”。壮观:雄伟的景象。宏大:比喻事物的气势宏伟、巨大。根据语境,选用“壮观”。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障碍:阻挡前进的东西。根据语境,选用“屏障”。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延伸:延长,伸展。根据语境,选用“蔓延”。
19.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将“成败”改为“成效”;B项,不合逻辑,将“而且”改为“、”;C项,语序不当,将“成千上万的”放到“棕头鸣”前面。
20.比喻句由本体“青海湖”、喻体“蓝宝石”和比喻词“是”组成,把高原湖泊青海湖比作珍贵的“蓝宝石”,(2分)突出了青海湖的美丽和珍贵。(1分)
使表达更生动形象,也抒发了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意思答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