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那么,请看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_______________,可又没完全绿;清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_______________——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枝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2.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
21. 从情感表达看,原文自然流露出(融入)自己看到“各色条子”的欣喜和诗意。从句式特点看,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从语意层次看,原文表达出了感知“各色条子”的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从语言风格看,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22. 忽然又温暖一会儿 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 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