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盲盒的起源可追溯至日本的福袋。在盲盒火爆前,扭蛋、文具福袋等产品在一定的人群间也较为流行。盲盒营销类似于一种抽奖游戏的商品营销手法,能够大大刺激用户的复购率。由于二次元用户IP忠诚度高,常常有收集癖,盲盒营销最初大量用于二次元领域的手办销售。如今,盲盒营销已经成为IP玩具礼品、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常用的方式之一。
(摘编自《盲盒经济大行其道:上瘾现象普遍 炒作行为值得警惕》)
材料二:
图书盲盒、美妆盲盒、高校录取通知书盲盒、生鲜盲盒……近年来,以盲盒经济为延展的商业模式在各行各业被复制、借鉴。随着盲盒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开始大量购买盲盒。
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模式,盲盒热潮带来了众多跨界创新产品,包括故宫、麦当劳、上海迪士尼在内的多个商家均将盲盒概念引入自己的产品。这类盲盒具有创新意义,不但塑造了品牌形象,增加了销售量,客观上还传播了文化和理念——如旺仔牛奶职业罐设置25种职业,包含电竞、说唱等新职业,体现出对职业更包容、多元的心态;2020年4月,“故宫淘宝”推出了“宫廷宝贝”“猫祥瑞”等主题盲盒,中秋期间还推出了故宫猫中秋限量盲盒,引发广大消费者的购买热潮。
(摘编自《盲盒引发消费热潮》)
材料三:
随着盲盒热潮在图书、美妆、文创等众多领域延展,盲盒消费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与此同时,盲盒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因为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盲盒本身是很难评估价格的,其标价实际上取决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期望越大,价格越高。当然,这种心理预期的另一面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正因为如此,盲盒自问世之初起,就始终无法摆脱“变相赌博”的质疑。
盲盒的异军突起,正是因为迎合了人们喜欢“碰运气”的心理,不过,当一掷千金成为习惯,甚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时,“碰运气”与“赌博”其实已没有实质性差别。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一路狂飙野蛮生长的过程中,有些盲盒将假冒伪劣产品收入其中,有些则直接放入人民币,演变成货真价实的赌博行为。
盲盒经济持续升温的过程中,鱼龙混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泡沫化乃至“灰色化”的属性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神秘盲盒不应成为监管盲区》)
材料四:
目前,盲盒相关产品投机性已成市场关注的热点。盲盒模式尽快进入监管视野,是许多民众所期待的。
“盲盒理论上有可能被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认定为‘有奖销售’。”有业内人士称,“但它不同于现在众多流行的抽卡类手机游戏,监管层可以通过提取后台代码对中奖概率进行直接监管。盲盒的概率设置过程中应该如何来监管,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摘编自《盲盒乱象亟需监管》)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盲盒营销类似于抽奖游戏的营销手法,它能提升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
B.盲盒的热潮带来了众多跨界创新产品,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发展。
C.盲盒无法摆脱“变相赌博”的质疑,主要原因是收入了假冒伪劣产品。
D.盲盒概率设置过程的监管存在漏洞,这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盲盒的起源及其营销模式的特点,也肯定了其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商业营销模式。
B.故宫、麦当劳、上海迪士尼等多个商家引入盲盒概念,具有创新意义,传播了文化和理念,引发了购买热潮。
C.材料三中,盲盒很难评估价格,其标价往往与消费者心理预期成反比,这就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所购盲盒失望。
D.对盲盒的概率设置需要有明确的监管条例,这种做法符合民众的预期,也是盲盒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6.对于盲盒这种经济现象,你有怎样的评价,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分)
答
4.【参考答案】C(3分)
【解析】C.盲盒将假冒伪劣产品收入其中并非盲盒无法摆脱变相赌博质疑的主要原因。
5.【参考答案】C(3分)
【解析】盲盒的标价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成正比。
6.【参考答案】(6分)盲盒经济实现了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盲 盒能抓住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是一种比较成功的营销模式。盲盒经济存在监管盲区, 泡沫化乃至“灰色化”属性越加明显。(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评价要点应包括 理念创新、市场营销和存在问题三方面,缺少一方面扣2分;作答时非评价性语言扣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