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近期,数字人民币项目捷报频传:“工行数字人民币捐赠上链测试”“数字人民币苏

2021-09-17 10:59超越网

材料一:
近期,数字人民币项目捷报频传:“工行数字人民币捐赠上链测试”“数字人民币苏州红包试点”等。同时,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原理介绍,“双层系统设计”“替代现金”“可追踪溯源”等很多设计理念想必大家已有所耳闻。但抛开战略意义不谈,究竟数字人民币在未来的实施推广,将如何对我们的生活起到积极意义,可能大家还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状态。
一、线下生活——老百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持有“电子化现金”。
1.“持有数字人民币,就等同于持有现钞。享有国家信用赋予的无限法偿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能拒绝接受。”——对比现阶段大家将资金存放在各类第三方机构,在产生交易需求时需向机构请求“代付”的模式有着根本上的进步:法律上,杜绝了线下商户只支持某类第三方支付工具收款的情况。流通上,数字人民币采用松耦合设计,以“电子化现金”为载体打通各类支付工具,让商户收款及资金流通更加便利。安全性上,不必再担心第三方支付机构经营风险而影响资金安全。数字人民币持有者通过“实名+私钥”形式,将对自己的资金享有100%控制权。
2.数字人民币具备可控匿名的特性。生活中具备替代持有现金的需求的条件,不仅可为国家节约现金铸造、存储管理所需的大量资源,还携带方便、无卫生隐患(疫情期间意义重大),也基本杜绝了被物理行窃的可能。
3.最后,使用数字人民币“碰一碰”功能有望实现离线转账(不愁付款时手机信号不好),让线下购物、转账等场景更加便捷安全。
二、线上支付——享受更加专业、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1.再也不用担心类似“我的钱存微信里,没法在淘宝下单”的问题。
相信大家平时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当我们下载一个App并进行消费支付时,需要先做余额充值、绑定银行卡或是调用第三方支付钱包等操作。虽说现阶段第三方支付满足了大部分场景的需求,但随着互联网巨头们支付场景的争夺日益激烈,“淘宝购物常年不支持微信付款”“美团开始禁止使用支付宝订外卖”等新闻层出不穷。利益博弈下,支付场景的相互壁垒,不便利的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前文我们提到,数字人民币的松耦合设计,将不再依赖于各类第三方机构的账户即可进行支付流通。想象这么一个场景:我们只需要在手机里安装并认证一个数字人民币钱包,即可授权并接入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任意互联网公司的交易接口,如淘宝、微信等(需是认证机构),今后无论是网购、外卖,或是生活缴费等所有线上的支付行为,都不再需要向第三方机构充值或绑定银行卡即可使用,做到“用完即走”。同时,数字人民币在线上的成功流通,也会逐渐消除“钱在支付宝里,没法直接向微信转账”这类极其不便利的“账户隔离”问题,为老百姓日常转账需求提供便利。
2.互联网公司回归线上场景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数字人民币自成账户体系,弱化了对第三方机构(主要是互联网公司)的账户依赖性,形成“金融脱媒”的效果,不仅在安全性、隐私保护上得到极大的提升。也可反向促进互联网公司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将更多的精力、资源重新倾注在服务场景的建设和优化上,而不是激进的跨行探索,在支付方面开展竞争。从而让专业的金融服务回归银行体系,让美好的生活服务回归互联网,让客户享受到更加专业和人性化的使用体验。
三、打击违法——大数据保护老百姓财产安全。
数字人民币采用“一币、两库、三中心”的设计架构,其中的一个重要中心为“大数据分析中心”。该机构主要负责监管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洗钱、资金盘等违法犯罪的行为。通过KYC、AML、支付行为分析、监管调控指标等全方位手段,可第一时间对可疑账户进行冻结或标记。并提交公安部门侦察,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洗钱、传销、资金盘等进一步对社会造成危害,保护老百姓资金安全。
长远角度,可在大数据分析中心的业务基础上,建立可疑账户预警平台。当我们准备向可疑账户进行数字人民币转账、支付或授权等操作时,平台将立即送达预警信息至操作方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可及时避免资金损失。
(摘编自《移动支付的升级与数字人民币》)
材料二:
数字人民币正式揭开神秘面纱,是从公测开始的。10月,深圳市联合央行开展“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约两个月后,苏州市联合央行开展了“双12苏州购物节”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试点。
两次公测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如深圳试点范围在罗湖区的3000余家商户,苏州试点覆盖全市近万家商户。苏州试点活动还有几大新增亮点,包括首次支持京东商城线上消费,“双离线”支付测试等。
从两地公开试点看,目前主要落地于小额高频零售支付场景,如商场超市、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等。而数字人民币测试的场景不止于此,如此前苏州相城区部分公务员的部分福利,已通过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发放,深圳部分银行也做过内测。
未来应用场景亦有不小的想象空间。记者在苏州试点期间获悉,智慧停车、党费缴纳等场景已在苏州相城区落地,苏州地方与京东、美团等平台也在保持接触。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不排除数字钱包成熟后,也会成为大额支付的工具。
(摘编自《超14万人中签“尝鲜”数字人民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字人民币在线下生活中让老百姓真正意义上持有“电子化现金”,得益于它不依赖第三方代付,可以离线等功能。
B.使用数字人民币“碰一碰”功能就可实现离线转账,让线下购物、转账等场景更加便捷安全。
C.有了数字人民币钱包,即可接入任意互联网公司的交易接口,不再需要通过第三方机构付款,做到“用完即走”。
D.智慧停车、党费缴纳、大额支付等场景都是想象中未来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会给现代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阶段大家将移动支付的资金存放在各类第三方机构,存在因该机构经营风险而带来的资金安全问题。
B.数字人民币具备替代持有现金的需求的条件,使用携带方便、无卫生隐患,杜绝了被物理行窃的可能。
C.数字人民币带来“金融脱媒”的效果可反向促进互联网公司今后在服务场景的建设和优化上倾注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D.与深圳开展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相比,“双12苏州购物节”数字人民币试点覆盖商家更广,亮点更多。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移动支付场景壁垒的一项是( )(3分)
A.淘宝购物常年不支持微信付款。
B.美团禁止使用支付宝订外卖。
C.京东不支持支付宝付款。
D.某些平台指定商品投递公司。
4.阅读论述类文本从理清思路开始。材料一观点明确,论述思路清晰,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数字人民币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数字人民币的优势。(6分)


1.A(B.材料一说的是“有望实现”,选项中“就可实现”将未然当已然。C.“接入任意互联网公司的交易接口”错误,根据材料一,应是“接入已认证的互联网公司的交易接口”。D.根据材料二“智慧停车、党费缴纳等场景已在苏州相城区落地”“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不排除数字钱包成熟后,也会成为大额支付的工具”可知,选项中“智慧停车、党费缴纳”不是想象中的应用场景,“大额支付”是想象中的应用场景。)
2.B(“杜绝了被物理行窃的可能”错误,根据材料一“也基本杜绝了被物理行窃的可能”可知,B说法扩大了范围。)
3.D(“指定商品投递公司”不属于“移动支付场景壁垒”。)
4.①文章首先由新近的关于数字人民币的信息引出“数字人民币对老百姓日常生活起到积极意义”这一观点。②然后从“线下生活——老百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持有‘电子化现金’”“线上支付——享受更加专业、人性化的服务体验”“打击违法——大数据保护老百姓财产安全”三个方面分述数字人民币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积极意义。(每点2分)
5.(1)更方便快捷。①数字人民币采用松耦合设计,以“电子化现金”为载体打通各类支付工具,避开支付场景壁垒,使用更方便快捷。②使用数字人民币“碰一碰”功能有望实现离线转账,使用更方便。(每点1分,共2分)(2)更安全。①不必再担心第三方支付机构经营风险而影响资金安全。②离线转账,让线下购物、转账等场景更加安全。③形成“金融脱媒”的效果,在安全性、隐私保护上得到极大的提升。④通过“大数据分析中心”的监管可以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洗钱、传销、资金盘等对社会造成危害,保护老百姓资金安全。(每点1分,共4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