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在山东海阳有个说法,“没有秧歌不叫年”。海阳人通常愿说“扭秧歌”

2021-07-21 16:37超越网

在山东海阳有个说法,“没有秧歌不叫年”。海阳人通常愿说“扭秧歌”。一个“扭”字,神态百出。当然也有别的一些说法,比如“演秧歌”“跳秧歌”。相比而言,“扭”是最为生动和形象的。简单的动作,素朴的表达,他们就地取材,自编自导,以最朴素的方式,传达一些最朴素的信念。即使在当下,在各种表达方式几乎被穷尽的当下,这种表达依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每年正月初一,扭秧歌的队伍浩如烟海,把乡间道路装点得热闹非凡,仪仗前导,鼓乐交响,演员边舞边行,以两路纵队为基本队形,节奏时快时慢,队形不断变换,若遇牌坊、寺庙、祠堂等,均行三拜九叩礼。若是两支秧歌队相逢,那就更热闹了,双方的乐大夫要大幅度地参拜,两支队伍更要尽情斗舞,腾挪弹跳,各家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这个时候整条街开水般沸腾起来,直到舞得尽兴,双方才来一番大礼互拜,就此别过。他们把此刻的生活,艺术化了。大秧歌,是朴拙的艺术,它所表达的是最简单的快乐的表现,却有一种撼人心魄。我从中看到的,是农民对于自身命运的表达,他们没有悲天悯人,他们给自己鼓劲加油,为自己的丰收而庆贺,为日常生活而歌舞。
18.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地取材
B.震撼人心
C.浩如烟海
D.悲天悯人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18.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就地取材”,意思是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根据语境“简单的动作,素朴的表达……自编自导”可知强调的是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使用正确。
B.“震撼人心”,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这里指秧歌这种表演形式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C.“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这里修饰“扭秧歌的队伍”应该用“浩浩荡荡”。
D.“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引申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这里指农民对于自身命运并未感到悲愤和不平,使用符合语境。
故选C。
19.D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们尽情斗舞的场面比作开水般沸腾起来。
A.“手可摘星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楼高。
B.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护田”“将绿绕”“送”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山水拟人化。“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运用对偶手法。
C.运用了借代、对比的修辞手法。用“朱门”借代富贵人家,“酒肉臭”和“冻死骨”形成对比。
D.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把露水比作真珠,把月亮比作弓箭。
20.它所表达的是最简单的快乐,却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