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20年七大领域“新基建”年内投资规模
“新基建”领域 | 投资内容 | 预计新增规模(亿) |
5G基站建设 | 三大运营商建设覆盖50个重点城市地区超55万座基站及资本开支,不包括各类5G应用的带动 | 3000 |
特高压 | 今年在建和待核准高压工程共16条线路,具有明确投资规模的共7条 | l500 |
高铁、 城市轨道交通 |
拟通车线路共l4条,其中专线250和专线350各7条,通车有望为3696公里,对应投资规模为6207亿元 | 6200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预计新增公共充电桩l5万能,私人桩约为30万台,公共充电场站8000座 | 300 |
大数据中心 | IDC业务发展(包括托管业务、CDN、公共云laaS/PaaS等业务) | 1200 |
人工智能 | 底层AI芯片等硬件发展,通用AI平台搭建 | |
工业互联网 | 工业五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
材料二:
新基建的“新”,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铁路、公路、机场等建设项目,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新基建旨在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的教字化转型。
在线教育远程会议、云买菜、到家服务、在线问诊……一系列数字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从2020年春节到现在,以“宅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生活方式成了中国人的“标配”,人们只需点点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正是有了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诸多数字化工具的服务能力才得以实现。
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端连接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十年,智能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标签,而新基建则是让智能经济火箭加速升空的“燃料舱”。新基建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国在新一波技术红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摘编自《“新基建”火热新 动能强劲》)
材料三:
面对新基建这个新概念,可能许多人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新基建与传统产业其实并不矛盾。新基建除了满足智能技术开发和智能产业发展、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智能化水平外,还肩负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重任,助力实现传统基建转型升级,跟上并满足智能时代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而新基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紧密相连,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创造与满足新需求的重要保障。中国经济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必然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强力支撑。
(摘编自《数字科技助力养殖业复工京东数科AI养牛促安全生产》)
材料四:
“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更要看到,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
科学研判、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脱离实际,是推动“新基建”应有的态度。虽然新基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新基建整体进度的迈进,不仅仅是建设那么简单,还需要与产业化应用协调推进。这样既能增强基建稳增长的传统属性,又可以助推创新和拓展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新基建的价值不仅在“建”,更在“用”。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相比,新基建不仅可以有效优化供给能力,也能够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消费升级。只有与相关配套服务相结合,新基建才能更好地促进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 (摘编自《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
4.下列不属于“新基建”领域的一项是( )(3分)
A.截至2020年6月底,北京建成5285个5G基站。B.京礼高速(延崇段)松山特长隧道左洞全线贯通。
C.陕北—湖北800新供特高压直流工程宣布开工。 D.河南省大数据中心于3月31日在郑州挂牌成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材料一可知,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基建”预计新增投资规模约1.22万亿,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B.在线教育、远程会议、在线问诊等数字工具广泛应用,2020年春节以来,“宅经济”等数字生活方式成为国人的“标配”,这一切依赖于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
C.作为新兴产业的新基建连接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支撑着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标志着中国在新的全球格局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
D.新基建的“新”是个相对概念,与传统产业并不矛盾,新基建肩负着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重任,对传统基建转型升级的实现有推动作用。
6.如何有效推动“新基建”?请结合材料四简要概括。(6分)
答
【答案】
4.B .依据材料可知,贯通隧道属于“老基建”中的公路建设,不属于“新基建”领域。故选B。
5.C.“支撑着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标志着中国在新的全球格局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的表述错误,原文表述“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选项将未然当已然了;另外,“标志着中国在新的全球格局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说法错误,原文是“新基建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国在新一波技术红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故选C。
6.①坚持科学研判、理性投资的态度;②与产业化应用协调推进。③与相关配套服务相结合,实现其“用”的价值。(每点2分)
【分析】
6.题干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四简要概括“如何有效推动“新基建”?审题可知,答案在第四则材料上,阅读文本可知,主要信息集中于第二段,(1)如从文中“科学研判、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脱离实际,是推动‘新基建’应有的态度”可概括,坚持科学研判、理性投资的态度;(2)从“还需要与产业化应用协调推进,这样既能增强基建稳增长的传统属性,又可以助推创新和拓展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可概括,“新基建”要与产业化应用协调推进;(3)从“只有与相关配套服务相结合,新基建才能更好地促进新业态、新产业、新服务发展”可概括,“新基建”与相关配套服务相结合,才能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