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
鲁缟齐纨
鉴于《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这本书刚刚开篇,我不想过早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今天,我想谈谈丝绸的源头。
我似乎有点跑题了,但我不太喜欢走直路,总是抑制不住对旁支小径的偏爱;而且跑题也不见得是坏事,它总能让你取得意外的发现,比如丝绸的源头就是我在丝绸之路这个中西交往大历史中发现的“绚丽的朝霞”。
古代,希腊人只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国家叫“赛里斯”(Seres),那里的人养了一种小昆虫叫“蚕”(Ser),但他们不了解丝绸制作过程,更不清楚丝绸的产地。其实,长安作为当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并不是桑蚕和丝绸的主产地。关中地区以种植粮食为主,丝织品不仅产量少,而且档次低。唐朝皇帝曾下令:“关辅寡蚕,诏纳米粟。”那么,丝绸的主产地在哪儿?
《诗经·曹风》中有一首诗,名叫《鸤鸠》: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诗歌以古曹国(今山东定陶)的桑林为背景,以在桑林筑巢的鸤鸠(布谷鸟)托物起兴,深情歌颂了仪容端庄、品性善良的君子。远古的桑林,既是祭天求而之地,也是男女幽会之地,更是养蚕的原料基地,由此可以推知,我所在的齐鲁大地,当时桑蚕业之发达。
山东之所以成为桑蚕业最重要的产地,原因之一是气候。仰韶文化到殷墟时代(前5000至前1300年),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潮湿,接近或相当于今亚热带气候水平。山东东部沿海属海洋性气候,温暖潮湿;中西部河湖遍布、丘陵较多,既适合桑树种植,也利于蚕茧越冬。因此,《史记》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原因之二是土壤。《尚书·禹贡》把中国九州的土地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今山东所在的兖州为上中,青州为上下。尤其是青州,土壤肥沃,略含碱性,适宜桑树生长。台湾学者邹景衡认为,世界上桑树的分布大致限制在北半球,其中以白桑最为普遍,此桑为古青州原产。有桑才有蚕,才有对野蚕的驯化,进而产生了桑蚕业。他据此认定,山东是中国蚕业的发源地。原因之三是技术。《管子》说,鲁人善染练,尤其善于染紫,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纺织机,被称为鲁机。汉代青州培育出的便于采集桑叶的地桑,被称为鲁桑。“鲁缟齐纨”曾经是中国优质丝绸的代名词。原因之四是政策。齐古国一直把桑蚕业作为经济支柱予以培育。齐桓公时期对养蚕能手和防虫能手予以大张旗鼓地奖励,并且诏令百姓住宅四周只准种植桑树,从而出现了《考工记》中“齐鲁千里桑”的景象。“男耕女织”这种场景,也最早出现在齐鲁大地。
考古发掘也证实,山东自古就是丝绸的主要源头。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纺轮、骨针、骨梭,证明早在悠远的古代,山东就出现了丝织业。西方探险家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曾在敦煌发现“任城国(今山东济宁)亢父缣一匹”。1985年,济阳县刘台西周墓出土玉蚕22个,以雕刻手法再现了蚕的一生。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出土的两块纬锦,也反映了齐国丝织技术之高超。
水满则溢。日渐过剩的山东丝绸产量,迫切需要一个出口。由是,伟大的丝绸之路应运而生。
(本文是《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的首篇,作者高洪雷,山东新泰人)
文本二:
该书图书编目虽归为报告文学,但在我读来,总感觉更像历史文化散文。作者在《最后一城——罗马》的最后一个小节里提到了余秋雨这位历史文化散文大家,这证明我的阅读体验不为无因。历史文化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与情感结合,历史与文学结合,这曾是《文化苦旅》等这类作品风行的最大原因。具体到该书来说,作者也惯于把史事的考证与抒发作者的情怀结合起来。如在“碎叶”一节中,本是在抒写对丝绸之路发展的感想,作者却宕开一笔,写薛怀义为武则天称帝寻找佛经依据、兴建大云寺等史事,给文章增添了不少闲趣;同时又因作者其情真诚、其怀老成,这种情怀成为史事讲述中的质朴旁白。
(本文节选自方塘《读〈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用“绚丽的朝霞”比喻在中西交往大历史中对丝绸源头的发现,既体现了丝绸的特点,又十分形象生动。
B. 文章由诗歌引出齐鲁桑蚕业发达这个话题后,从气候、土壤、技术、政策多个方面交待了齐鲁桑蚕业发达的原因,这种叙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C. 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史料,这些史料既有历史,又有考古,使得这篇散文更具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D. 文章由寻找源头说起,结尾处以“水满则溢”这个比喻说明日渐过剩后就需要出口,照应开头中提出的问题,行文自然,结构严谨。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曹风》属于国风,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对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引用这首诗能一定程度上证明鲁国桑蚕业发达。
B. 《诗经•卫风•氓》中有诗“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与“鸤鸠在桑”一样,同属于“赋”的手法,通过铺陈描写,展现了当时桑植业的兴盛。
C. 贾谊《过秦论》中有“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之说,这里的八州就包括文中所写的兖州、青州。
D. 作者说齐国重视桑蚕业,《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也曾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可见当时人们对桑蚕业的重视。
8. 文本一作为整本书的首篇,开头中作者说自己有点跑题,这样写跑题吗?综合两篇文章,请简要分析。
9. 文本二认为《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是历史文化散文,请以文本一为例,论证这本书为何更像是历史文化散文?
答
6. B (B.“这种叙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错。原文从“山东之所以成为桑蚕业最重要的产地,原因之一是气候”“原因之二是土壤”“原因之三是技术”“原因之四是政策”四个方面分析原因,这四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并非“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故选B。)
7. B(B.“同属于‘赋’的手法”错,“鸤鸠在桑”和“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同属“兴”的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鸤鸠在桑”是为了引出“淑人君子”,“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为了引出对女子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的劝说。故选B。)
8. 不跑题。原因:(1)文本一和《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从内容及写法上看,两篇文章一脉相承,同属历史文化散文;(2)从结构上看,文本一的结尾为《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做好了铺垫,二者结构上首尾相接,结构严谨。
9. (1)这本书把史事的考证与抒发作者的情怀结合起来,既具有历史考证的严谨,同时也具有散文抒情的特征。如论证山东成为桑蚕业最重要的产地的原因时,大量引用文献资料进行论证,使得结论富有说服力;同时字里行间又不断流露出身为齐鲁人的自豪,如“‘男耕女织’这种场景,也最早出现在齐鲁大地”等。(2)这本书把历史考证与文学结合起来,在论证严谨的同时也富有文学色彩。如引用《诗经·曹风》中的《鸤鸠》,将读者带入诗歌的意境美之中,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3)这本书既有历史,又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抒发,具有历史文化散文的特征,因此说这本书更像是历史文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