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合成生物学的出现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发展到一定阶段

2021-05-22 17:26超越网

材料一:
合成生物学的出现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积淀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技术手段,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从全局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和理论依据,生物信悳学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可研究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合成生物学是站在各个学科发展的肩膀上出现的,是多学科快速发展的结果。
合成生物学最初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10年,法国物理化学家 Stephaneleda首次提出“合成生物学”。一年以后,他在《生命的机制》一书中对其进行了初步解释,即认为“合成生物学”可以归纳为形状和结构的合成,包括形态发生、功能的合成、技能发育活的有机体的组成以及有机合成化学等。然而,该描述并不准确,跟目前人们理解的成生物学有较大差距。自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以来,胰岛素一级结构的确定蛋白质和寡聚DNA/RNA的人工合成等一系列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为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硏究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转基因技术等的发展使得DNA重组技术日益成熟。1980年,“合成生物学”第一次被作为文章标题出现在学术期刊上。
2000年以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才真正到来。至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了第二次革命,实现了基因组的仝面“解读”,人类对生物体组成和生命规律的认识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系统生物学的深度和信息生物学的精度。世纪之交,利用生物元件构建逻辑线路被成功实践。2000年, Eric Kool重新定义了“合成生物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标志着这一学科的真正形成。至此,合成生物学以崭新的面容出现在人们跟前,并迅速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摘编自李春《合成生物学》)
材料二:
合成生物学采用工程学“设计—合成—测试”的研究方法,在学习抽象自然生命系统的基础上,或对自然生物系统“重编程”,或重头设计具有全新特征的人工生命体系;然后,利用“基因编辑”“基因合成”等“工具包”,用实验方法来构建,再对构建出来的生物系统进行测试,如此反复循环优化,形成了一个正向可靠的科学闭环。建筑在如此大规模通用化工程平台基础上的合成生物学,往往也被称为“工程生物学”,它“建物致用”的工程能力,有望为解决健康、能源、粮食、环境等重大问题做出新贡献。
石油是储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迟早有枯竭的一天,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须严肃应对的问题。在理论上,绝大多数石油化学品都能够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得,人们还可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制造出传统化工无法合成的新燃料。同时,合成生物学在人工固碳、利用二氧化碳方面取得进展。例如,科学家通过对细菌进行人工优化和改造,建造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酮、醇、酸等化学品的“细胞工厂”,实现二氧化碳等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推动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环境污染加剧和气候持续变化,人类食品和环境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建适用于食品工业的细胞工厂,将可再生原料转化为重要食品组分,这被认为是解决食品问题的可行途径。在环境治理领域,可以通过“定制”微生物去除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也可开发出人工合成的微生物传感器,帮助人类监测环境,设计构建能够识别和富集土壤或水中的镉、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微生物,以大幅提升污染治理效能。
合成生物学在生命健康领域也有广阔的用途,不仅能够用于天然产物等医药产品的生产,还能在疾病研究模型的开发、生物标志物监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合成生物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强大应用潜力。例如,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改进测序流程、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核酸诊断试剂,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寻找潜在的小分子药物、开发疫苗,以及通过调节人体微生物组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提高人体抗病毒能力。
改造生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调控生命现象,使之为改善生态、提高人类生命生活质量服务。未来,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合成生物学将赋予人类更强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当然,同时也会带来社会伦理与安全等新问题。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在做好风险评估并开发防控风险的技术和策略的同时,及时制定相应的研究规范、伦理指导原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辅以可落实的管理规章与监管办法。
(摘编自赵国屏《合成生物学:生命科学的利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不断发展和积淀,包括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促进了合成生物学的必然出现。
B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DNA重组技术日益成熟,从而使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为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C实际生产中,人们既可以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出所有石油化学品,还可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制造出传统化工无法合成的新燃料。
D在解决食品安全上,相关职能部门已充分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创建细胞工厂将可再生原料转化为重要食品组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多学科融合的产物,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既要重视技术手段的提高,也要善于从全局角度注重数据分析和处理办法。
B.20世纪末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利用生物元件构建逻辑线路的成功实践,有力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的真正形成。
C.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务人员创新采用了旨在激活患者免疫系统、增强抗病毒能力的基因编辑技术。
D合成生物学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人类积极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也会出现伦理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挑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于运用合成生物技术的一项是(3分)
A.橡胶加工车间的空气监测
B化工厂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处理
C炼油厂加工提炼原油
D新冠疫苗的开发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合成生物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分析概括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并简要梳理其行文脉络。(6分)


1选A。解析:B项强加因果关系。C项“实际生产中”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在理论上”;另外“所有石油化学品”说法绝对,扩大了范围,原文是“绝大多数”。D项“已充分利用”混淆时态,把未然说成了已然,原文说的是“这被认为是解决食品问题的可行途径
2选C。解析:C项“激活患者免疫系统、增强抗病毒能力的基因编辑技术”错误,张冠李戴,原文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核酸诊断试剂,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选C。解析:C项不属于生物合成技术,因为原文说的是“石油化学品都能够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得,大们还可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制造出传统化工无法合成的新燃料”
4解析:合成生物学也称“工程生物学”,是一门以分子生物学为技术手段,通过“重编程”或重头设计构建生物系统并进行测试的科学。
5第一问: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二问:行文脉络如下
首先,总起部分简要介绍合成生物学的特点并指出其研究意义和发展前景
其次,分论部分举实例说明合成生物学可在多个领域、为多个重大问题做出新贡献的应用情况及美好前景
最后,总括部分强调合成生物学服务人类生活生命质量的研究宗旨,呼吁建立相应法规和监管办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