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在我国,自贸试验区通常被认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并非优惠政策的洼地。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共有18个自贸试脸区,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已经全部拥有自贸试验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率先在要素集聚度高、资源禀赋好、发展基础扎实的地区设立自贸试验区,既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带动作用的应有之义。从数量上看,我们不怕自贸试验区“苗圃”多,只盼能育出更多改革创新的“种子”。从某种意义上看,自贸试验区越来越多,恰恰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也只有让各地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做法“遍地开花”,才能让改革红利更好地释放、改革成果更好地分享。
(摘编自顾阳《自贸试验区建设既要谋子更要谋势》,《经济日报》2020年9月25日)
材料二:
自贸试验区为舟山带来了机遇。杭州海关推出“一船多供”“燃油混兑”等多项创新举措,宁波海关开辟绿色通道,推动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便利化。有了政策支持,国产油料也可以供应国际航行船舶,相比从国外进口油品,可节约10-15天时间。宁波舟山港已成为全国最大加油港,并跻身全球船供油港口前列。
舟山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城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如今正在建设成为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国际粮食集散中心和国际油品储运贸易加工中心,推动形成了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说。
(摘编自杜海涛等《这五年,自贸试验区创新更亮眼》,《人民日报》2020年11月8日)
材料三:
位于深圳市前海管理局A栋的前海e站通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标语醒目地悬挂墙上。得益于前海率先在外资领域实施的外企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受理”改革,前海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而就在3年多前,此项申请还至少需要20个工作日。这是前海制度创新的小缩影。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前海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者和创业者带来更多便利。除了“一口受理”改革,前海还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去年“货物通关时间”和“对外服务办事作业时间”较2017年压缩30.8%和45%;深化深港通关合作,企业入区货物通关时间缩减70%以上,节约货运成本超过10%。
(摘编自《广东自贸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南方日报》2019年4月22日)
材料四:
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消息不仅振奋了中国,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海南热”。许多外媒认为,海南将日益繁荣,成为“中国的夏威夷”“中国的鹿特丹”或是“中国的迪拜”,全球在海南发展的过程中将共享机遇和红利。
英国路透社报道指出,作为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的海南省,将凭借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拉美社则报道称,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对标世界最高开放水平,繁荣程度很可能将超越国际公认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港新加坡、迪拜和中国香港。
法新社指出,近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推动,而着眼于海南的改革意味着中国正努力实现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德国之声”中文网称,中国将在海南岛开拓赛马等一连串事业,以期将这个岛打造成观光胜地,“令其成为对外开放的新象征”。
(摘编自《外媒热议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将成全球投资热土》,“搜狐焦点”,2018年6月2日)
4.下列对自贸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深化改革,为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引航探路。
B.自贸试验区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地分享改革成果,也越能表明我国在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开放。
C.一些自贸试验区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制度创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D.建设海南自贸区,不仅会促进海南省迎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获得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在不同地区设立多个自贸试验区,以期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并推广宝贵经验和做法。
B.舟山借助政策支持,大胆深入地进行改革开放,成为了东部地区重要的开放门户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
C.在广东自贸区,前海率先实施了外企设立“一口受理”改革,推动了行政审批“一个窗口”改革,使其成为全国外企设立用时最短的地方。
D.从外媒报道可以看出海南自贸区(港)不是单一对外贸易高地,而是集投资、贸易、旅游、金融于一身的综合功能体。
6.自贸试验区怎样才能健康良性的发展?请结合各地自贸区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简要概括。(6分)
4.B(“自贸试验区越多,就越能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错)
5.C(“一个窗口”改革优化的是“对外服务办事作业时间”,而非外企设立时间)
6.①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区域优势,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②自贸试验区努力改善政务环境和人居环境,给消费者和创业者带来更多便利。
③对标国际高标准,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转型。
(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