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文化肇始于中华文化的源头,___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观台由石器时代的研磨器逐渐演变而来,"观,研也,研磨使和濡也"。两汉时期,砚的使用已十分普遍,汉现以石、陶制品为多。汉代石观的装饰十分讲究,砚盒通体_____,古色古香。隋唐以来,由于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使中国观台开启了发展史上的新篇章。文人墨客更加重视砚台,纷纷通过诗歌、言论等品评鉴赏各种观台。两宋之际,观台在形制、材质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砚台收藏、品鉴之风盛行,论砚名篇、现史专著迭出。
清时期是观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砚形____,观上铭文增多;观台材质____;制砚工艺迈向巅峰,制砚名家辈出;文人墨客对砚台的收藏、研究愈发重视,宫廷、民间都有重要论著出现。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凝聚 流光溢彩丰富多样 不胜枚举
B.汇集 流光溢彩丰富多彩 不胜枚举
C. 汇集 光彩夺目丰富多彩 数不胜数
D. 凝聚 光彩夺目丰富多样 数不胜数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B.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开启了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C.由于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和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D.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和中国砚台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新年伊始,大山深处的古镇小学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云端课堂"。
B.从酷暑到严寒,从白天到黑夜,考研人为了"上岸"都很拼。
C.他通过网络稍微懂得一些零碎的知识,就自认为是博学的"专家"。
D.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建设美丽中国。
17.(3分)A
18.(3分)B
19.(3分)D
分析
凝聚,指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也指聚集、积聚,如凝聚艺术家的汗水。原文主语是砚文化,宾语是记忆,故选”凝聚”。
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多用来指车灯、霓虹灯等,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原文用来形容砚盒颜色的,故选“流光溢彩”。
丰富多样,形容内容丰富,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原文用来形容砚台的形状,故选“丰富多样”。
不胜枚举,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原文用来形容砚台材质之多,不存在难以计算的问题,故选“不胜枚举”。
故选A。
18、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由划线句子的句式可知,“由于.……使...”缺少主语,故排除AC。
由选项D中的“促进了.……发展和.….新篇章”可知,“促进”和“新篇章”动宾搭配不当,故排除D。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能力。
由原文“观,研也,研磨使和濡也”可知,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A.“云端课堂”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B.“上岸”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C.“专家”中的引号表示反语讽刺。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