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祖祖辈辈长期以来延续并形成下来的精神文化,它能树立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准则。自古以来,我国优良的家风的根基都来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讲究“以德治家”,其内核是育人。“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传统的文化思想在中国家风里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家风和家教是紧密相连的,家风本身就是一种润物无声、耳濡目染式的家教;家教既是家风的传承方式,本身也是一种家风。家风家教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且在长期的岁月延传中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
纵览整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我们发现:关于家风家教的各种名言、典故和家训家规等文献记载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儒家思想是形成中国优良家风的重要思想源泉
B.儒家思想是形成中国优良家风的重要思想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C.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形成中国优良家风的重要思想源泉。
D.形成中国优良家风的重要思想源泉是儒家思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B.雨重又淋淋沥沥地飘落下来,起初是悄悄地、战战兢兢地下着,后来越下越密。
C.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D.这尊挣断了铁链的沉重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18.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安排文章逻辑顺序的能力。
【解析】根据第一段“我国优良的家风的根基都来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本段后面的文字内容,可知都在围绕“儒家思想对家风的影响”议论,所以主体(主语)对象应该确定为“儒家思想”,故排除A项。B项的第二句说的是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关
系,不是文段的中心内容,故排除。D项第一句的主语是“思想源泉”,第二句说的是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不是文段的中心内容。
19.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和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析】A项运用了排比。B项运用了拟人。C项运用借代,纨绔,细绢做成的裤子;膏粱,肥
肉精米,这里借指富贵子弟。例句和D项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0.答案示例:“家风”是一个家庭祖祖辈辈长期以来形成并延续下来的精神文化,它能影响家庭成员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准则。
(对一处得1分,对两处得3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原句语病有两处,第一处“延续并形成”语序不当,应为“形成并延续”。第二处搭配不当,“树立”不能和“精神风貌”搭配,根据语境可以将“树立”改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