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三年,苏东坡在那块名叫东坡的土地上开始尝试做一个农民。他开始农业生产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煽风点火”,这把火,烧去了地上的杂草,让它们不再肆意生长: 让他不再患得患失,他开始务实地面对自己生命中的所有困顿:他懂得了自己无论站立在哪里,都应当从脚下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他满意地看着这把火,它在荒原上燃起来, 涂改了大地的颜色。大火将尽时,露出来的不仅是满目瓦砾,还有一口暗井,那是来自上天的犒赏,帮助他解决了灌溉的问题。这让苏东坡大喜过望,说:“一饱未敢期, 瓢饮已可必!” ,吃饱肚子还是奢望,但是至少不必为水源发愁了。
东坡重获新生了,他的身体被土地征用,精神却从中得到了自由。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以“土地”:作开头,重组最后一段三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5分)
答
21.(6分)示例:也烧去了他心里的杂草像有一支画笔那意思是
(每句2分;字数超过10字每处扣1分;意近即可。)
22. (5 分)示例:土地征用了东坡的身体,却使他的精神得到了自由,让他重获新生。
(没用“土地”做开头不得分;“自由” 与“新生”的顺序颠倒扣2分;语病一句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