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季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年了。
B.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C.“包身工”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带工的老板。
D.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
19.下列各项中,和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C.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这是大快人意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
18.C(C项和题干中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A项表示直接引用:B项表示强调:D项表示讽刺。)
19.B(B项与画线句都用了拟人;A项运用比喻;C项运用对偶;D项运用借代。)
20.①从句式使用看,反问句式,感情表达更强烈,更能表达出对燕园荷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②从语言风格看,用文言词汇,既雅致,又不失幽默风趣,与文段雅致的风格一致。(每点2分,共4分。答对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