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以农耕为主业,具有“耕读传家”的人文传统。到2019年6月

2021-03-05 17:47超越网

材料一: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以农耕为主业,具有“耕读传家”的人文传统。到2019年6月,我国共有6819座国家级传统村落,这是对乡村遗产的有力保护。乡村遗产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特征,包含了山体、水体、建筑、植被等有形的物质层面,也蕴含了哲学观、生产技术、生活智慧等一切无形的精神层面。之所以如此,是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着周边的自然环境,从而塑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态和社会关系。这些保留至今由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的“活”文本。
作为乡村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乡土建筑是指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既有居住的功能,也有家园的意义。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还包括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建筑。对乡土建筑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其表象与形式,而要深入了解隐藏在其传统建筑材料、建造技法以及建筑形式背后的思维理念。乡土建筑是乡居文明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其建筑形态和建筑装饰等更为多样复杂,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很多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建筑中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乡村遗产视野下审视乡土建筑的价值时,不仅要关注建筑本体的价值,更要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乡土建筑所体现的文化理念,如传统村落所推崇的德业相劝、和谐永续,对当代乡村的建设与治理仍具有借鉴意义。乡土建筑多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的观念,保留着更明显的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特征,展现了自给自足、封闭的空间结构及“天人合一”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态势。乡村聚落中建筑之间的整体布局并无定式,但井然有序,形成了东方式富有韵律的审美,但这却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因自治管理而形成的有序格局和韵律十足的风貌,也就是所谓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乡村中建房、修筑水利、红白喜事等大型活动均需集体协作完成,由此形成以族长或寨老为中心的公共事务调节机制,体现在乡土建筑中就是宅与宅之间总会“留有余地”,自家建房不能损坏他家利益,这一制度性设计同样体现在诸如梯田轮水灌溉、墓地择址协商等其它事务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地理的阻隔,造成匠俗、匠意、匠技的不同,形成了乡土建筑中独特的地域文化属性。这些散落在我国广袤土地上数量庞大、形态各异、特征明显的乡村聚落和乡土建筑群,在城市面貌愈发趋同的今天,已然成为中国地域文化多样性最重要的证明和传承保障。
(摘编自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乡村遗产视野下的乡土建筑》)
材料二:
在保护乡村遗产的实践工作中,应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保护道路。
对古村落中的老房子进行修缮的“拯救老屋”行动,是比较有益的尝试。位于福建省的永泰庄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老屋出现倒塌损毁等现象。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永泰庄寨成立了庄寨保护与发展中心,即庄寨理事会,通过现代的组织方式,强化庄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传承,增强当地居民对乡土的归属感和参与感。被组织起来的当地居民,有的以传统工匠身份参与修缮,有的作为庄寨日常使用者负责维护监督。老屋的修缮既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也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最重要的是,这些乡村遗产真正融入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贵州石阡县楼上村也是可持续的乡村遗产保护的典型代表。当地居民注重挖掘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土地利用模式、景观内涵和文化观念。居民们在与廖贤河保持距离的山坡处选址,坐拥大片梯田。而其间的山水草木,不仅给予了人们基本的生存载体,还为人们提供了丰富便利的物质材料。龙洞湾、天福井、野猫洞等天然泉眼,是楼上村村民主要的耕作与生活之源。村民以分导建渠的方式,依循着地势与水源高程的差异,将耕地分为稻作、旱作分片轮作,有序合理地保证了不同空间和时间下水和土地的有效利用。乡村遗产成为变化着的活态景观系统,乡村遗产保护范围不再局限于几处重要建筑,还囊括了建筑空间、田园山水与自然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乡村空间变得更加开放,乡村的边界伴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无形扩展,乡村向城镇“破界”的可能增大,进行乡村遗产保护,需要将它放在城乡关系的视角下进行定位。比如位于浙江省的诸葛村,自古产药材,随着历史的推进,村中的中药业、商业和农业并行发展,突破了既有的村落空间限制。从其古建筑与村落格局可见,业态的更新与诸葛村乡村遗产的成型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上世纪90年代后,诸葛村试行对外旅游开放,主动保护村内文物,逐步走出了一条旅游利用、文物保护和社区发展的融合之路。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乡土文化的平台,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乡村遗产的价值转化,这在中国众多乡村遗产保护案例中是较为难得的。
乡村遗产保护,离不开人们对乡土的眷恋激发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在乡村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中,要不断深化对习俗、景观、自然环境等具体认知,理解不同地区的联系与差异。
(摘编自《乡村遗产:田野中的家国情怀》,《人民日报》2020年06月27日08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落于村镇中的乡土建筑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既有居住功能,又有家园意义,是乡居文明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
B.作为地域文化多样性重要明证的乡村聚落,与面貌趋同的城市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乡土建筑群没有整体规划布局。
C.永泰庄寨的居民自发地参与“拯救老屋”行动,保护了文化遗产,也将乡村遗产真正融入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D.多种行业的并行发展更新了原有村落空间与格局,促使上世纪90年代后的诸葛村成为乡村遗产保护案例中的典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注乡土建筑本体价值并进一步研究其中包含的诸多关系,能更深入地了解乡村遗产视野下乡土建筑的价值。
B.把保护重点乡土建筑与保护建筑空间、田园山水、自然环境进行融合,乡村遗产将有可能成为活态景观系统。
C.乡村空间的进一步开放,乡村边界的不断扩展带来的人员流动,乡村“破界”为城镇的可能性也将随之增大。
D.不断深化具体认知、理解地区联系与差异、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将有助于乡村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乡土建筑范畴的一项是(3分)
A.集居住、防卫于一体的广东开平碉楼
B.以石为墙、海草为顶的胶东海草房
C.君臣合祀、朱红飞檐的成都武侯祠
D.依崖而建、层层叠叠的新疆高台民居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乡村遗产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简要概括材料二中乡村遗产保护实践工作的三个方面。(6分)


1.A(B项“主要原因”一词于文无据。C项“当地居民自发参与”与原文不符。D项因果关系不当。)
2.C(“乡村边界的不断扩展”与“人员流动”因果颠倒。)
3.C
4.乡村遗产以乡土建筑为核心组成部分,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具有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特征,是当地居民不断地适应和持续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活”文本。
评分细则: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开展庄寨修缮活动,让乡村遗产融入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挖掘活态景观系统,扩大乡村遗产保护范围;采用城乡关系视角进行定位,实现乡村遗产价值转化。
评分细则: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