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缺乏逻辑吗?
有人说中国文化缺乏逻辑,要有也就是先秦名家有一点。这就让人奇怪了,逻辑和语言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逻辑怎么说话?中国人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说话的一套规则。汉语是语境逻辑,是在一定语境次序中决定这个词的词性和含义,而不是脱离了语境去抽象地分析某个词,也不是脱离了语境、形式化地由大小前提得出结论。
如果认为逻辑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那么,就会觉得中国没有逻辑。可是,中国人几千年说话都是颠三倒四的吗?中国有中国自己的逻辑,只是我们没有挖掘出来,或者说,因为西方人没有认识到。停留在概念、思维的逻辑分析与纯理性,在中国文化里确实没有发展。但中国文化的实践性,不正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吗?中国哲学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什么要用西方哲学的标准否定中国自己的哲学呢?
这就涉及思维方式的问题。举一个例子:《道德经》中的“道”,很多人在分析“道”到底是精神实体还是物质实体。这已经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了,要去思索一个独立于万物之外的本原。如果我们不纠缠于某些具体的用语,从整体上来理解老子的意思,“道”在哪里?不是独立于万物之外有个“道”,“道”就在万物之中,离开了万物没有“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从“道”得到清的特性,地从“道”得到宁的特性,“道”在不同的事物上表现为不同的特性。老子最推崇水,“上善若水”,观水可以悟“道”。水是无形的,但又可以随物赋形。如果撇开这些而研究“道”是一个精神实体还是物质实体,就完全偏离了老子最核心的思想。
再如,有一段时期,人们常纠结于心与物哪个是第一性的,谁决定谁。这其实就是西方思维方式,先认为二者是分离的,再去追求统一的本原。中国哲学重点探讨的不是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而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心与物在一起会有什么反应的问题。
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过去我们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以为他的意思是心产生了物,其实并非如此。《传习录》记载,有一次,王阳明在外游玩,朋友指着一棵开花的树问,它在心内还是心外,王阳明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里的“寂”是指不彰显,但花是存在的。不是说心产生了花,而是说心赋予了花以价值,心与花之间是相互感应的关系。儒家讲天人感应,佛家讲心缘境由,境由心显,都是要揭示心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与意义。
近代以来,由于实证科学的影响,我们已经习惯于标准化的思维方式。不同文化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正因为有类型上的差异,文化的互补才有可能。我们当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点,但前提是要有文化主体性。
以西方哲学为标准解读中国哲学,就不可能了解中国哲学自身的特性,结果往往是在解构中国文化。我们不能削足适履,而要量体裁衣。只有转变思维方式,去掉有色眼镜,才能理解中国文化本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现中国文化对解决当前人生、社会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更好地选择性吸收西方哲学的精华。
(摘编自楼宇烈《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逻辑和语言是联系在一起的,逻辑借由语言表达,语言的表达需要符合逻辑。
B.中国文化以实践性为主,并没有停留在概念、思维的逻辑分析与纯理性上面。
C.西方思维方式是先分离后统一的,而中国哲学重点寻求的则是先统一后对立。
D.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是为了实现文化互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设问开头,引发读者关注,并以回答反驳了中国文化缺乏逻辑的观点。
B.文章援引《道德经》中解读“道”的例子,意在论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C.文章对比分析老子和王阳明的主张,强调不能以西方哲学标准否定中国哲学。
D.文章指出中国文化特点,然后分析中西思维差异,最后介绍方法,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语需要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词性和含义,脱离语境分析某个词或进行形式化的分析,都不符合汉语的逻辑。
B.如果我们不纠缠于具体词句,从整体上理解老子的思想,就能明白“道”并非存在于万物之外,而是万物共同的特性。
C.僧人面对风吹幡动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过去人们认为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符合西方思维方式的判断。
D.以西方哲学为标准解读中国哲学是削足适履,而理解中国文化本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才能做到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