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网红,全称网络红人,是指网络平台或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个举动或事件而被广大网友

2021-02-17 17:57超越网

材料一
网红,全称网络红人,是指网络平台或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个举动或事件而被广大网友知晓、关注且因此走红的人、漫画形象或其他生命体。而网红经济,正是利用网红知名度广、进入门槛低等特点,以网红为核心,通过各类社交软件、视频播放软件及购物推荐APP等平台,展示网红在时尚搭配、美食探索或制作、美妆及游戏竞技等领域的技能、个性或者智慧来吸引粉丝关注,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各类盈利方式将关注流量变现的经济模式。随着网红经济的火爆,逐利性强的资本开始注入网红经济,网红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摘编自彭妍、李星星《浅析网红经济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些年来,网店制假售假问题可谓是越来越严重。美妆产品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美妆网红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另一方面,网红店铺售假问题也让大众担忧。近年来,不断有网红店铺被消费者爆出售假问题,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经历风波之后网红店铺还在继续经营,消费者的权益被严重践踏。“美妆博主”的出现在消费者和美妆产品之间建立了一个可以沟通的中介,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情况之下,消费者可以在“美妆博主”的介绍之下获取精准的以及和自身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网红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会对美妆产品进行虚假宣传,消费者很有可能因为对“美妆博主”的信任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美妆网红”,而是整个网红群体的通病。这一话题也不断地被社会各阶层提起,网红的迅猛发展扭曲了很多青少年的价值观。他们羡慕网红光鲜亮丽的生活,纷纷放弃学业上的追求,转而投向网络世界。而且某些网红在价值观的传递上也出现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青少年的攀比心理。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辨别能力低下,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引导。
﹣﹣﹣摘编自展梦硕、张帆《浅析网红经济发展现状》)
材料三
大学生对网红的关注度较高,有64.3%的大学生关注网红。其中,内容网红和微博网红是大学生主要关注的对象,分别占35.61%和32.68%。

(摘编自李诗莹、杨菂、李响、丁浩然《大学生网红消费调查研究》)
材料四
在资本的助推之下,中国网红经济近几年呈井喷之势。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5月,中国网红粉丝总数达到5.88亿,2018年网红经济的规模突破2万亿元。
三年来,早期的秀场和游戏直播式微,电商直播却迎来爆发式增长。2018年,淘宝直播月增速达350%,快手、抖音、騰讯等相继进军电商市场。2019年,直播成为电商流量枯竭后的最大风口,“电商之都”杭州,最早、也最为深刻地感受着这个新风口带来的变化。
像薇垭一样的主从全国各地赶来,大部分是年轻的女孩。孵化机构、直播机构和工作室在这里扎堆,寻找下一个薇垭或李佳琦。传统服装市场也在快改造和转型,新建直播间成了标配。
所有人都在迫不及待地抱紧这趟高逸的“流量快车”,不敢停靠,也不问终点。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8月《网红经济野蛮生长》)
(1)下列对材料中“网红经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经济以网红为核心,通过各类社交软件、视频播放软件及购物推荐APP等平台,在线上展示网红的技能、个性或智慧来吸引粉丝关注,从而实现盈利的经济模式。
B.对网红的关注人群中有64.39%是大学生,他们是带动网红经济的主要人群,而他们购买网红产品的主要原因是推荐的商品物美价廉、朋友推荐试试看。
C.网红经济主要利用网红知名度广、进入门槛低等特点,利用粉丝对网红的关注将流量变现从而实现盈利,在资本的助推之下,中国网红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对传统经济产生影响。
D.网红大部分是年轻的女孩,她们在网络平台或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个举动或事件而被大网友知晓、关注且因此走红,有些人直接被孵化机构、直播机构和工作室找到,迅速成为流量明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可以是年轻的女孩,也可以是走红的漫画形象或其他生命体,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拥有大量粉丝,能够获取大的关注流量。
B.“方便、快捷、时尚、现代”是大学生购买网红产品的重要原因,消费者可以在网红博主的介绍下获取精准的以及和自身相关的信息,在信息高度碎片化情况下总能更方便快捷地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C.近几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逐利性强的资本大量注入。在逐利意识的支配下,大批年轻网红投身其中。所有人不敢停留,甚至不辨是非。
D.在大学生购买的网红产品中,服装类产品占据首位。近年来,电商直播迎来爆发式增长,很多年轻的主播从全国各地赶到“电商之都”杭州,传统服装市场也在快速改造和转型,纷纷建立直播间。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网红经济”野蛮生长的危害。


(1)C(A.只提到线上而忽略了线下,原文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各类盈利方式将关注流量变现的经济模式”。B.“对网红的关注人群中有64.39%是大学生”错,材料三指出“大学生对网红的关注度较高,有64.3%的大学生关注网红”,另外,说大学生是“是带动网红经济的主要人群”在材料中也缺乏依据。D.讨论对象是“网红”而不是“网红经济”,属于答非所问。)
(2)B.根据材料二可知,某些网红可能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对产品进行虛假宣传,消费者很可能因为对网红的信任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所以并不是“总能更方便快捷地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3)①假冒伪劣产品横行。②容易出现虚假宣传。③对社会价值观有不良影响。④诱导人们一味逐利,不敢停靠,不问终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