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

2021-02-04 10:45超越网

材料一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所谓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如果说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那么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1850年以前英国所有的历史编纂学家则表明,人们已经在这方面作过努力,而摩尔根对于同一观点的发现表明,发现这一观点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一观点必定被发现。

历史上所有其他的偶然现象和表面的偶然现象都是如此。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同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接近平行。

(摘编自恩格斯《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

材料二
尤良英出生在重庆的一个乡村,少时家贫,21岁时投奔远在新疆的姐姐。姐姐家家境也不宽裕。但贫穷是那个时代的常态,尤良英既来之则安之。

人总是要生存的,这里生存困难,那就那里寻找出路。因此,尤良英离开老家四川来到十三团,固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日子过不下去也有死守家乡的,就是外出,也不一定去哪),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必然性:既然有个姐姐在新疆,在兵团,那就来到团场。初来的尤良英是苦的,但生活的艰辛折磨人,也磨砺人、锻炼人,尤良英于苦境中挣扎奋起。在团场人的精神鼓励、技术支持、资金帮助下,尤良英抓住机会承包土地,由一个植棉的“生瓜蛋”逐渐变成了行家里手,她和丈夫奋力拼搏,终于在团场淘得第一桶金。富裕之后的尤良英没有止步,在接到曾经在他们家拾棉花的维吾尔族兄弟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因妻子患病而打来的求

助电话后,她汇款1万元,帮助他给妻子治病。尤良英十年如一日帮助这个困难家庭,不仅先后借出20多万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发展生产,还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技术,引导他这一家走上勤劳致富道路,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这种热心帮扶,体现了尤良英很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固然,就单个事件看,尤良英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是偶然的;长到21岁还在贫困,是偶然的;投亲靠友来到兵团,是偶然的;付不起拾花费眼看就要“破产”时,就有团场职工送来应急款,是偶然的;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到十三团打工,到尤良英家拾花,是偶然的;穆萨克的妻子患病,是偶然的;打电话求助,尤良英就汇款1万元,也有偶然性;尤良英和丈夫决定帮助穆萨克一家,也不是必然如此;帮扶成功,也不能说其中就没有一点偶然性……但是,将这一连串的单个事件合起来看,其间就贯穿了一条相当清晰的线条。正是因为生存危机,尤良英才背井离乡来到兵团;正是过怕了苦日子,尤良英才会抓住包地的机会,抓住学习植棉技术的机会,大胆拼搏;正是看到尤良英是好样的,是个不肯向贫穷命运低头的人,才有职工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给她送来救命的拾花款;正因为苦过,所以尤良英格外同情别人的苦,才那么热心帮助他人;正因为是在获得帮助之后才成功脱贫致富,所以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在脱贫致富之后,也乐于带领父老乡亲一起奔向小康!尤良英走到今天,成为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是必然的。

(摘编自李岳伍《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没有共同意志和共同计划的,充满随意性和偶然性。
B.材料一以拿破仑、凯撒等人为例,论证伟大人物的出现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C.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高,作为清晰的线条,是尤良英走到今天的必然性根源。
D.材料二以尤良英为例,说明了客观环境是偶然因素、主观努力是必然因素这个道理。

2.教材中有很多事例可以说明偶然和必然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穗子得到聂荣臻的救助是偶然,从中日战争背景和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上讲,美穗子的遭遇是必然。
B.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处死是偶然,他因坚守“正义”理念,放弃越狱的机会而舍生取义是必然。
C.水生嫂们躲避在白洋淀里遇到日军,摇船进入荷花淀是偶然,区小队在荷花淀里设伏将追赶她们的日军消灭是必然。
D.桑提亚哥带大马林鱼返航途中遇到五次鲨鱼袭击是偶然,他这次出海因为行得“太远”而终无所获是必然。

3.将文中划线的长句子“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改为三个语意连贯的单句。(4分)
4.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个有关偶然性和必然性统一的事例。(4分)


1.B 
2.D 
3.(1)法兰西共和国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2)法兰西共和国需要一个军事独裁者,(3)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恰巧做了军事独裁者。  (每条1分,语意连贯1分,共4分)
  4.  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