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地名中 丰富的地理文化信息,一经产生,获得认可后,(1)。在我国的地名录中,有着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地名 ,如“邯郸”“蓝田”“洛阳”等。以“洛阳”为例,定名于魏,除明朝光宗为讳“洛”字改为“雒”外,后世 至今。洛阳地处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其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尤其深厚,从“洛阳纸贵”的典故,到“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等诗文,一个地名串联了一部文化史,如果轻易变更,恐将失去历史载体,无法对中华文化进行解读和还原。
地名不可轻易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实体的变化,行政区划的变迁,有些区域更名 ,如重名乱名必须变,侮辱性、不雅类地名应该变,用字生僻和不规范地名可以变。如何变?(2)。实,是指在更名中要名实相符,实现有效指称。雅,是指命名用词要文雅,力避污秽、粗俗。吉,是讲求美好、吉利。通,是指不宜取怪名、洋名。总之,地名是一种公众性符号,其命名应平易祥和,符合大众价值观和审美观。
地名是一种广泛而鲜活的文化符号,对它多一份了解,也就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多一重细腻而真切的感知。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饱含 擢发难数 沿袭 势在必行
B.包含 数不胜数 沿用 势在必行
C.包含 擢发难数 沿用 大势所趋
D.饱含 数不胜数 沿袭 大势所趋
19、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之组成一组排比句。
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18.B[饱含:充满。包含:里面含有。根据语境应用“包含”。擢发难数:形容罪行极多,难以计数。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数也数不完。根据语境应用“数不胜数”。沿袭:依照旧传统或原有的规定办理。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根据语境应用“沿用”。势在必行:依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必须这样做。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方向。根据语境应用“势在必行”]
19.示例:对它多一份了解,就对祖国的悠久历史多一份深切而热烈的情感;对它多一份了解,就对祖国的灿烂文明多一份传承和发展的责任。(组成了排比手法2分,语意通顺2分)
20.①一般以不变为宜②当讲求实、雅、吉、通四原则(每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