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文学应有怎样的写作伦理?
宋时磊
①在人工智能时代,小说创作者、读者和批评者或将彻底改变。能够建立崭新文学艺术形式的,不再仅仅是人类,而是能够从事文学创作的机器人,或者是人机合一的创作体。2016年日本古屋大学研发的机器人所创作的小说《机器人写小说的那一天》参加“新星一奖”比赛,能够通过初审;2018年作家陈楸帆刊登在《小说界》的作品《出神状态》,有两段是人工智能模仿其写作风格的成果。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最为复杂的小说创作领域。在文学发展史上,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下一阶段,或将会是人机主义、人工智能本位主义的新时代。
②我们想问的是人机主义、人工智能本位主义时代降临之时,人类文学是否存在?从人工智能最先引起震荡的围棋界观之,谷歌公布“阿尔法狗”源代码后,出现了强悍的围棋人工智能,人类顶尖的围棋高手在人工智能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但人工智能并没有把人类驱逐出围棋界,而是引发了一场围棋革命,棋手依靠人工智能给出的胜率推算棋路,颠覆自身的思维定式,人类的棋艺有了实质性提升。以此类推,人工智能文学的最终成熟,将会引起人类文学的一场颠覆式变革。
③也许有人会反驳,围棋人工智能尚是弱人工智能,同样,当前的人工智能文学作品,无论是偶然灵光乍现的金句,还是拙劣粗糙甚至是粗鄙的句意组合,都是基于人类已有的文学成果与范式,采用特定程序和算法不断学习和优化的结果。还有一些作品实际上是借助提取和优化语料库的辅助写作工具完成,甚至不过是一些基于语义分析的统计曲线和可视化呈现而已。
④是的,我们必须承认现有人工智能文学的有限、幼稚乃至荒唐可笑。庄子曰:“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两百年前的人们仍在研究应有怎样的翅膀,才能飞上天空;两百年后,如果有人再绑上一对翅膀,那不再是试验,而是以身犯险。在未来,也许就是一两百年的时光,强人工智能或许已成为现实,它具有主体性,是人类的复刻版,甚至可以把人类的能力和智力集成在一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非凡洞见力。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从事小说创作不再有争议,就像我们今日对飞机习以为常一样。更进一步言之,那时人工智能创作的不再是小说、诗歌、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而是一种全新的、与新的文明阶段相适应的文学形式和内容。
⑤我始终相信,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不会带来文学的式微与消逝。文学是以0/1为基础逻辑的硅基文明中最为温暖的风景,它可以有效弥合碳基文明和硅基文明的差异,呈现出生命存在的鲜活力量。文学作为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应坚持一定的伦理准则。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伦理,不是指那些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构成要素和组成基因,如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而是文学作品对人与人、人与机、机与机等之间道德关系的调适和相应的准则。在前人工智能时代,屈原、曹雪芹、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伟大的作家丰富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用文学语言创造和贡献了一批意象和典型形象,开掘了人类精神的深度和意蕴,人工智能文学首先要坚持的伦理。第二,人工智能文学应秉持的伦理。应摒弃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无痕迹模仿或超级融梗等,以规避抄袭的法律风险;在人机交互创作过程中,人类不应压榨和侵夺机器成果,将其作为写作的奴仆,机器也不应对人类的原创性进行压制和刻意贬低,相反应以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人类的无限潜能为己任。第三,人工智能文学要陶冶人类的情操,升华向美的心灵,抚慰人类的内心,起到教诲的功能,不能让人类在舒适区低吟浅唱,更不能用“数据茧房”迎合人类生物本能和低下趣味。最后,人工智能文学应促进族群以及人类之间的文化认同,而不是通过壁垒强化偏见,用群体压制个体,用强势群体压制弱势群体。这些文学伦理适用于当前的人类文学创作,同样也适用于从事人工智能写作的机器人,乃至与当前人类面貌全然不同的“新人类”。
(有删改)
3. 第④段画线句的语境义是 。(2分)
4. 你认为第②段的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请阐述理由。(4分)
5. 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2分)
A.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不能独立地进行小说创作与批评。
B. 弱人工智能时期,人工智能文学没有突破人类的思维范式。
C. 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将失去非凡的文学洞见力与表现力。
D. 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能消除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差异。
6. 填入第⑤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 文学创新 避免抄袭
B. 深度开掘 无痕融合
C. 语言创造 双向原创
D. 共同创造 激发想象
7.本文以“人工智能文学应有怎样的写作伦理”为标题是否合理?请结合行文思路进行分析。(5分)
答
3. 现代人不能接受人工智能文学,是受到时代的限制。(2分)(不能接受人工智能文学1分,受时代限制/约束1分)
4. 有说服力,运用类比论证非常恰当。将人工智能围棋的轰动、发展类比人工智能文学的轰动发展,推导出人工智能文学会提升人类本身的文学创造力,实现文学的颠覆性革命。(4分)(类比1分,对象1分,相似性:颠覆思维定式/提升创造力/引入创造性力量等1分,结论:实现文学的创造性革命1分)
缺少说服力。运用类比论证不恰当。虽然围棋与文学都遭遇到人工智能的冲击,但围棋依靠逻辑思维(有顺序的、可预测的、程式化的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而文学艺术则需要超凡的想象力或形象思维能力,两者本质不同,不能由围棋的发展推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类比1分,对象1分,不相似2分:围棋是计算/逻辑;文学艺术是形象思维/感性思维)
5. B(2分)
6. C(3分)
7. 评分标准:行文思路(4分),合理性分析(1分)
例:合理。文章第一段以人工智能进入小说创作领域的2个实例提出文学的下一阶段将是人机主义或人工智能本位主义时代;第二段通过人工智能围棋的发展推导出人工智能将帮助人类提升文学创作力。第三段弥补第二段逻辑漏洞,提出现在是弱人工智能时代,并不能改变文学样态。第四段则认为文学将在强人工智能时代发生颠覆性改变。第五段重申人工智能时代文学不会消逝,并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文学的写作伦理。前面的内容都是在为下午阐述人工智能文学的写作伦理做逻辑上的准备。(5分)
文章的标题不合理。文章第一段以人工智能进入小说创作领域的2个实例提出文学的下一阶段将是人机主义或人工智能本位主义时代;第二段通过人工智能围棋的发展推导出人工智能将帮助人类提升文学创作力。第三段弥补第二段逻辑漏洞,提出现在是弱人工智能时代,并不能改变文学样态。第四段则认为文学将在强人工智能时代发生颠覆性改变。第五段重申人工智能时代文学不会消逝,并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文学的写作伦理。文章的重心并不是论述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应有的写作伦理并进行具体论证,而是论证人工智能是否能帮助人类文学创作进入崭新阶段。(5分)
行文思路5个点:现象—人工智能文学时代已经到来(论题/论述对象:人工智能文学);影响:引起文学创作的巨大变革;现状/当下:弱人工智能时代;展望/未来:强人工智能时代必将到来,最终将产生新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如果“从反驳了……,强调了自己……的观点的角度作答”,也可以);提出/阐明人工智能时代文学的写作伦理。(少写1点扣1分,4分扣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