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它是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汉族主要居住区域,以中原礼仪文化为中心,经历史演变而形成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个性的服装,且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集中体现了我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煌煌文明,也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汉服的纹饰喜欢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图纹,如“六合同春”“五谷丰登”“锦上添花”等图案。( ),如恋人互赠信物和新婚婚服上会采用鸳鸯的图样,叫“鸳鸯同心”“鸳鴦戏水”等;寿诞则采用龟、鹤的图样,叫“龟鹤齐龄”“松鹤长寿”“鹤献蟠桃”等,取长寿的寓意。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总体风格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而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褒衣博带。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来的一些人物画中可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线条流畅柔美,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汉服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如一坛封藏的美酒,古色古香回味悠长隽永;又如一本宏制的帛书,在一丝一线中延续中华民族不朽的文明。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锦绣中华”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关爱老人意味着不仅要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更要注重他们的精神需求以及发展需求,让他们拥有生命中的“夕阳红”。
B.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合肥基本实现“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在形成以快速客运铁路为主骨架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C.博鳌亚洲论坛于2001年永久落户海南,从此美丽的博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外交小镇”。
D.浪漫主义的诗歌常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诗句。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依据不同的场合,会选择不同的纹饰
B.同时,依据不同的场合,会选择不同的纹饰
C.同时,选择不同的纹饰,会依据不同的场合
D.因此,选择不同的纹饰,会依据不同的场合
20.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有相同处的一项是
A.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B.这对青年会说:我们是为了爱情,我们不要孩子,孩子却来了。
C.竹茶几上供着香烛、月饼,他们在茶几旁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
D.台儿沟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年四季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
答
18. C(A项,“夕阳红”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以“夕阳红”比喻晩年生活的精彩。B项,“米”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强调高铁网络的形状。C项,“外交小镇”与文中“锦绣中华”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D项,“白发三千丈”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19. B(结合上下文可知,括号里的内容与上文并非因果关系,应构成并列关系,以“同时”承接上文更恰当;根据“如恋人互赠信物和新婚婚服上会釆用鸳鸯的图样”“寿诞则采用龟、鹤的图样”,可知下文是按照先讲场合再说图样纹饰的方式展开叙述的,故先说“依据不同的场合”,再说“选择不同的纹饰”与下文衔接更具连贯性。)
20. D(画横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运用了对仗。B项,运用了顶真。C项,运用了引用。D项,运用了比喻及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