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载体

2021-01-28 10:38超越网

材料一: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载体。如山水画中的“山水”两个字便不是简单的风景概念,它包含了中国文化的诸多含义和象征,比如山是阳、水是阴,象征了阴阳互补;山是刚、水是柔,体现了刚柔相济;还有山是实、水是虚,又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中虚实相生的概念。山水画描绘的内容是树石、草木、云水、丘壑、建筑以及阴晴风雨、四季更替等等,表达的是中国人的审美,阐述的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宇宙永恒和谐的关系。
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根系十分丰厚和庞大。历代山水画家及无数的经典作品充分诠释了中国儒、道的哲学思想。比如儒家文化是入世的,每个遵循孔孟之道的人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儒家文化中似乎山水即江山、家国的概念。宋代王希孟18岁时在宋徽宗的指导下绘《千里江山图》,全画细腻精工又不失恢宏壮丽,虽描绘的是起伏的群山、浩渺的江水,实则表现的是宋氏江山的锦绣与绵长。道家文化以老庄为代表,尤其庄子以避世的态度寻求自然与道的相应相生,从自然万物中感知生命的意义,庄子的《齐物论》《逍遥游》表达的就是平等与自由的理念,这也正是不少艺术家倾其生命始终追求的。元代画家黄公望在仕途受挫之后信奉全真教,晚年隐居富春山一带,潜心山水释放心灵,他花了7年时间为朋友无用师绘制的《富春山居图》成为了画史的不朽名篇,此画笔墨萧散,苍茫简远,全由心性而发。此种笔墨意趣正合乎道家思想的精神所在。
(摘编自邵仄炯《如何欣赏中国画》)
材料二: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动,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
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摘编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材料三:
众所周知,中国山水画创作如果脱离了对意境的追寻和营造,仅限于对客观世界的描摹或真实再现,便不能从精神层面打动观众,触动观者的内心,进而也就失去了其璀璨的生命力,陷入照相般的写实;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意境”,过分注重“情”的表达,也就是说,只有情而无景,则情无所寄托,观者也不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意境”的生成可以说取决于创作者在生活中对于美的发现和表达,每个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学识的高低,影响他对美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因此,我们应该在各方面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独具慧眼,能在寻常中发现美,能在被别人重复表现多次的事物中挖掘到与别人不同的美,进而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意境。
(摘编自李晓霞《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与情感》)
8.下列对材料中“中国山水画”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山水画包含了中国文化的诸多含义和象征,有阴阳互补、刚柔相济和虚实相生等文化内涵。
B.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根系十分丰厚和庞大,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展现的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C.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审美形式体现在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主要表现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
D.中国山水画的意境需要客观描绘与情感的统一,客观描绘过多,便陷入照相般的写实;情感表达过多,观者缺乏身临其境之感。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的审美,了解人对自然的态度,了解人与自然、宇宙永恒和谐的关系。
B.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笔墨萧散,苍茫简远,全由心性而发,成为画史的不朽名篇,其原因主要是合乎道家思想的精神。
C.中国山水画的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在《寒江独钓图》中,灵可以理解为寒江、孤舟、独坐、钓丝、微波,空白之处可以理解为空。
D.美的发现、表达和“意境”的生成关系密切,创作者若能在寻常中发现美,能在别人重复表达的事物中挖掘不同的美,进而可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意境。
10.如何成为中国山水画大家?请结合材料给出建议。(4分)


8.A(B.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没有展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只是对宋氏江山的寄托。C.原文是“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形式”,同时,“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是《寒江独钓图》的意境。D.与文中“仅限于对客观世界的描摹或真实再现”“只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意境’,过分注重‘情’的表达”的表述有出入。)
9.B(《富春山居图》成为画史的不朽名篇,其原因主要是合乎道家思想的精神,文中无据。)
10.①学习、领悟中国文化,加强中国文化底蕴。
②意境构成上,打破特定时空的局限,注重空灵之美。
③注重意境的客观描写与感情表达的统一。
④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增强学识。
⑤善于在平常生活中发现独特之美。(1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共4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