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之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书简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同样突出,一批批传世书简已成为重要典籍,记载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人与人之间,每当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了或长或短的分离,书简总能及时派上用场。古时,书简是重要通信方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及至时下,通讯发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便捷,音频视频瞬间抵达,书简似不再有__________。然而,疫情__________,“隔离”骤然闯入我们的生活。“隔离”状态下的亲情、友情、爱情、乡土情、家国情,来得浓烈、来得澎湃。(B)除了手机上的音频 、视频,书简又一度登场,共同表达情感的浓烈与澎湃。
《战“疫”书简》共5辑。所列各篇,并非__________,而是你中有我,相互包涵。亲情中含家国之思,成长中有笃志之愿。不论信出何人,谁在阅信,都是__________。每一封书简,都是一次深情的目送。每一次捧信阅读,都会感觉到身后站着很多很多的人:(C)你为这身后许许多多人的岁月静好奔赴前线,逆行战疫。他为身后许许多多人的平安健康坚守后方,深情守望。(D)一封书信,串连起前方和后方,凸显出满满的家国情怀、家国祈愿。
17. 依据上下文内容及标点符号,选出文段中ABCD四处划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A B.B C.C D.D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通过书简传递情感,表达信息。
B.书简是人类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C.书简是人类传递情感、表达信息的重要载体。
D.人类通过书简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立锥之地 突如其来 泾渭分明 如沐春风
B.一席之地 不期而至 自成一格 如沐春风
C.立锥之地 不期而至 自成一格 见字如面
D.一席之地 突如其来 泾渭分明 见字如面
答
17.C 解析:C项冒号后两个并列大句子之间应该用分号隔开,应把“逆行战疫”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18.B 考虑搭配问题,应为“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依据上下文话题一致的原则,“书简”做主语比“人类”做主语更适合与下文衔接。
19.D
一席之地:比喻极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
立锥之地:强调极小的地方。文中并不强调其小,而是着重说其位置的不可保。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突然”性的强调更合适。泾渭分明: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与下文“你中有我,相互包含”形成对照。自成一格,意思是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下文内容可知,文意并不强调风格,而是内容。
如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见字如面:见到字就如同见到本人。看到这些字的内容,就像我当面跟你说话一样。见字如面更符合“阅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