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看见风在马坊,飞得比鸟还高,甚至在空地里?立起来旋转,把一些庄稼落下的残枝败叶,能呼啦啦旋到天上去。我以为是村子里哪个人做了不善的事,风要来惩罚他了。等哗啦啦落下一场大雨后,我才恍然明白,风呼啸着旋到天上去,是要为大地讨些雨水回来的。
我感动,风还会把父母的声音,从泥土里带出来。这是我十几年没有听到的声音了。十几年前,它在我身体的每一寸皮肤里,日夜游走着,那是一种无微不至的呵护,我皮肤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感觉得到。自从父母在村北的那块地里,相继躺下在风里守了一世的身子后,他们的声音,也就跟着消逝了。我没有想到,后来还会听到它,而且是在小麦起身的时候,像在我家的地头上听到的。我无言回答他们什么,他们一生热爱粮食的心理我知道,他们在小麦开始成熟的节骨眼上,用心给我托梦。只是我离庄稼的距离太远了,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马坊承受他们的嘱咐。
等我从梦中醒来时,窗外确实有风呼啸着。就在抵达马坊的那一刻,我对风终于有了这样的理解:风是故乡的呼吸。带着这样的理解回村.我觉得还不够,有必要做一些解释——在这么大的乡野上,要想看到更好的日子,风只有呼啸着。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C.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D.但接着敲门声!却没有照例的嘹亮而拉长的一声:“信——”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风还会从泥土里带出我十几年没有听到的父母的声音。”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答
18.A解析;A项和原文都表示提起下文,B项,表示语意转换。C项,表示总结。D项,表示声音延长。
19.答案;运用比拟手法,“游走着”把风带来的父母的声音拟人化,写出父母的声音无处不在,与我紧密相连,表现了父母对我的细心呵护,表达了我对父母的深深眷恋。(手法2分,作用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答案:①原文运用短句,叙述从容,使人感受到作者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更有感染力,②改用长句后句子的重心不明,且沉闷冗长,与上下文格调和节奏不一致,(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