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 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C.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D.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夕阳下的风如佛手一般没有声响地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答
18. B(文中的引号表示强调。A项,表反语。C项,表文章着重论述的对象。D项,为比喻说法。)
19.将老屋比作心的归宿,体现了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老屋”曾是生活的家园.“心的归宿”指“我”的精神寄托之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作者回到老屋时内心感到无比踏实、宁静的状态。(4分)
20.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摩挲”上,强调风的柔和;原句的重点落在“没有声响”上,强调黄昏时分老屋周围环境的静谧,更符合原文的语境。②句式协调性不同:原句与后面的分句,句式相似,具有对称性。而改句无法与后面的句子形成句式上的对称。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且呆板;原句更有文学性,简洁明快,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