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城市治理,下足“绣花”功夫》阅读答案

2020-12-08 19:54超越网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对城市治理的理解,是随着城市化率的节节攀升而不断深入的。2018 年底,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59.58%。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城市人,越来越多的大型、特大型城市开始崛起,城市群、都市圈加速形成,人们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逐步告别以往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方式。如何克服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如何打造包容、协作、智慧的现代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新路子?时代的发展,为城市治理出了一道道颇有难度的考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转变治理思维、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
城市加速发展,治理要从精细处入手,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客观来说,当前一些城市在治理上还存在不精细、不科学的地方。比如,针对路面上电动车较多的现实情况,一些地方出台拟禁行电动车的规定,引发了对一刀切式管理的质疑。又如针对车辆超载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地出台了不少管理办法,但问题在于落实不细、不严。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小到一个井盖,大到城市的规划布局,唯有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才能让治理的针脚更细密,城市的运行更顺畅。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治理说到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唯有坚持问计于民,才能提升治理的科学有效性,找到精准治理的发力点。近年来,党中央围绕城市治理,推出了一系列落地有声、群众叫好的扎实举措:为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河湖长制治理、“厕所革命”……一系列城市治理的难题得以破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将“人”这个最重要因素放在城市治理的中心位置。城市治理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参与是精细化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离不开科技发力。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到城市治理领域,通过实现对治理全民性、全时段、全要素、全流程的覆盖,为智慧城市打开了更多发展空间。但也应注意,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不能简单等同于对科技的依赖,而应建立在精打细算、追求效益的基础上,避免资源投入的浪费和低效。此外,针对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新问题,如人脸识别技术引发的隐私保护问题,不同收入阶层的“数字鸿沟”问题,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都需要我们在主动顺应城市治理智能化趋势的同时,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消除技术背后的隐患。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寄托着亿万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城市必将带给人们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编自桂从路《城市治理,下足“绣花”功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中国在 2018 年告别了过去粗放式的城市管理方式。
B.某些城市出现了一刀切式的管理,说明它们在治理上还存在不精细、不科学的地方。
C.政府只要做到问计于民,就能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有效性,找到精准治理的发力点。
D.人脸识别技术会引发隐私保护问题,因此城市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减少新技术的推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阐述了城市治理的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城市管理方式变革的背景。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指出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的三条措施。
C.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技术”应用于城市治理进行分析,充满辩证色彩。
D.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式,观点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特大型城市的崛起,城市群、都市圈的形成直接导致城市出现了“城市病”。
B.城市治理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等做起,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不仅是治理态度的转变,也需要提升治理能力。
D.打造智慧城市,需要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1、B
2、D
3、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