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至今的乐器羌笛,它的起源在笛之前还是之后,在东汉就有了不同说法。马融《长笛赋》说“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故本四孔加以一”,认为羌笛在前。而应劭《风俗通》曰“丘仲造笛,长尺四寸,七孔,武帝时人,后更有羌笛”,则认为羌笛在后。后人虽屡有考证,但因没有确切的证据而仍无一致的意见。
羌笛从边塞传入内地后,因其哀怨的声音、多人的共鸣,尤其在胡乐盛行的唐代,羌笛十分流行。其后的《旧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中都有关于羌笛的记载,不过《旧五代史》和《宋史》都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此非音乐也”“不合正律,失之太清”,而元代却把羌笛列入“安和乐”中,明代洪武年间则把羌笛作为四夷舞乐入于宫廷。而明代解缙《太平十策》中说“禁天下胡琴、羌笛,一应俗乐”,说明当时羌笛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羌笛传入内地后历经千年而不衰,但由于缺少实物资料,文献记载较少且相互矛盾,关于羌笛的形制演变及流传过程仍不清楚,而且还很可能在羌族的聚居区存在着与内地完全不同的演变系统。而让这种原本不清楚的情况更加混乱的是,羌笛经常作为实物或者哀怨的意象大量地出现在诗中,这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虽让考据者望而却步,却是文学和艺术史上的一件幸事。
羌笛,因其为羌人所造、声音哀怨、产于边塞,所以羌笛最初出现在边塞诗中,诗人用来表达征人思乡的边愁。如南北朝时庾信《拟咏怀》“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张正见《头水》“陇头鸣四注,征人逐贰师。羌笛含流咽,胡笳杂水悲”。“断肠”“悲”这些早期诗作中的字眼似乎奠定了羌笛悲凉的基调,而实际上哀怨悲愁确是诗中羌笛千年未变的主题。用羌笛入诗的南北朝诗人中,除庾信有边地生活的经历外,其他的文人只是用羌笛的意象来烘托或营造悲怨的氛围以满足创作边塞诗的艺术需求。
南北朝以后历隋经初唐直至盛唐,羌笛一直都是边塞诗中的常客,尤其是在边塞诗达到高峰的盛唐更为文人所喜用,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高适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李颀的“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是一个崇尚军功的时代,一个“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的边塞诗不同于南北朝时单纯的文学创作,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这也使他们笔下的羌笛更加可信可亲可感。征蓬古塞、关山明月、催泪琵琶、断肠羌笛、梅花落、折杨柳,这些意象所造成的视觉与听觉的冲撞共同烘托着征人边愁的主题。
(节选自王彦玉《诗中“羌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羌笛是羌族所造、从边塞传入内地的乐器,历代诗人多借此倾诉哀怨悲愁的主题。
B.羌笛在唐代十分流行的原因是唐代不排斥胡乐,羌笛哀怨的声音引发多人的共鸣。
C.羌笛经常作为实物或者哀怨的意象大量地出现在诗中,促进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D.盛唐是一个崇尚军功的时代,用于烘托征人边愁的羌笛因而成了边塞诗中的常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引用论证来探究羌笛起源究竟是在笛子之前还是之后,但仍无定论。
B.文章以南北朝两首边塞诗为例,论证羌笛在诗中是用来表达征人思乡的边愁。
C.文章论证羌笛作为意象在诗歌中被广泛应用,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推进的。
D.文章以文人用羌笛烘托或营造悲怨的氛围,论证羌笛人诗只是满足艺术需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隋唐、《旧五代史》《宋史》与元明时期对羌笛的态度看,羌笛是逐步被认可的。
B.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羌笛的形制演变及流传过程在羌族的聚居区与内地有所不同。
C.南北朝时的诗作奠定了羌笛悲凉的基调,说明哀怨悲愁是羌笛乐曲千年不变的主题。
D.羌笛大量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这与边塞诗人的生活关系密切,也体现了时代特征。
答
1、C
2、D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