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9年,我国县域电商零售30961.6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29.12%,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2693.1亿元。从产品结构看,非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额增速明显,同比增长了66.4%。从区域分布看,县域电商发展仍存在巨大差距,华东地区县域电商发展水平持续引领全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滞后。从农产品网络零售品类看,农产品上行以植物类加工食品、粮油调味、植物类生鲜为主。目前,县城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明显改善,电子商务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明显,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
(摘编自《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农业农村部,2020年4月30日)
材料二:
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道路、互联网络等基础设施,在部分乡村,处于匮乏的状态。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还没有被广泛应用。
缺乏品牌实力。农村电子商务活动大多千篇一律、同质化比较严重,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并没有相关的品牌影响力,导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难以形成对某地区、某类产品的固定认识,产品难以进行广泛的推广。
人才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电商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村地区居民普遍思想保守,对新鲜事物尤其是网络的接受能力较弱;传统的农民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有一定难度。二是人才引进具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引进的电商人才对当地的农业资源不够了解。
农产品标准化管理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是主要的商品,目前的乡村地区还难以具备生产出具有稳定品质的农产品的实力。农产品在进入电商渠道进行销售时,难以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体系不健全。由于农产品具有品类多样,产品特性差异较大,对物流加工、包装、储运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对物流的要求较标准化的工业品要求要高,需要强大的服务体系支撑,但是现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物流问题仍是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摘编自李丽《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模式创新探析》)
材料三:
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实现优势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扩大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推广。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加强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硬环境方面,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软环境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2019年我国县域网络零售额增速明显,但县域电商零售额占全国网络零售额仍不足三成。
B.互联网络等基础设施匮乏或标准低下,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C.我国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农村电商市场体系。
D.发展农村电商,既要重视打造农产品品牌,也要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县域电商发展仍存在巨大区域差距,为此,应加大改善县域电商发展滞后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力度,促进县域电商高质量发展。
B.针对目前我国县域电商的农产品销售现实,农村电商可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C.农村电商人才严重不足原因复杂,既有农民本身的原因,也有人才引进困难及引进人才自身的原因;有的放矢,加强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D.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必须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加强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各类社会资源合作。
6.以上三则材料表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答
4、A
5、D
6、材料一:着眼于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说明其2019年发展的基本情况;材料二:着眼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各方面原因;材料三:着眼于农村电子商务加速发展,明确《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与实施举措。